您的当前位置:

绥化市

  市委书记:洪英华 1954年12月生,满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96年12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王新生(市委副书记兼)
    市 长:于照江 1944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李淑珍 于文学 王玉臣 杨树强 文立仁 陈 健 李庆卓 李庆仁 张立波
    市政协主席:李相义
    【概况】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5.95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1.2%;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7.6687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3632亿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79.1元,农村人均收入2480.5元,分别增长18.9%和3.5%;财政收入实现2.8518亿元,增长13.1%,继续保持了全省各县(市)之首。
    农业
    农业生产由于坚持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增加科技投入,连续获得了第7个丰收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5.4994亿元,增长16.3%;粮豆薯总产达到10.27亿公斤,增长13.2%;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6.132亿元,增长35%,畜牧业产值实现5.5257亿元,增长11.4%,占农业总产值的35.65%;农业异地开发面积达到65万亩,产粮2.75亿公斤;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卓有成效,统提款占上年人均收入的4%,减少0.2个百分点;乡镇财政收入实现6984万元,增长33.8%,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
    通过扶优扶强扶壮、组建集团、转换机制等措施,壮大了啤酒、参美制药、江川、华辰、电机等一批对市域经济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支柱企业,开发新产品23种,新增产值、利税分别达到7500万元和860万元。中小危困企业采取破、关、卖、委托经营措施,优化了资本结构,共卸掉债务2.4亿元,使生产经营有了转机。1996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22.1693亿元,增长3.8%;实现税金1.53亿元,增长36.67%;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44亿元,增长26%,实现税金2004.3万元,增长36%,实现盈利额1341万元,比同期增长315%,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减亏24%,各项经济综合指标由上年全区第七位跨入前三名行列。
    财贸
    全市有比较规范的各类市场73处,各级各类商业网点、农村集贸市场、路边市场9385处。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7亿元,增长25.8%;粮油、服装、果菜、建材、小商品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活跃,国合商业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商品销售额实现15979万元,增长1.2%;城乡集市贸易额2.3亿元,增长13.7%;新经济增长源发展很快,工商税收达到2.479亿元,增长9.1%;工商管理费收入870万元,增长32.3%;外贸出口额1.8032亿元,增长3.3%。
    科教文卫
    科技工作深入实施“521”科教兴市标准工程,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达52.8%,跨入了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县行列。不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两基”工作被国家评为先进市。计划生育加强依法管理,控制了早婚、抢生、超生、逃生等违法现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卫生城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在全国卫生城市复检中名列全省县级市榜首。初级卫生保健全面普及,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和碘缺乏病,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继续保持“全国体育田径之乡”和“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市”的荣誉称号。
    城建
    城市建设完成了“四个一”工程重点项目,总投资5272万元。有9条巷路铺装了白色路面,占巷路总数的21.8%;新建和改造了供排水管线8350延长米。城市交通增设四条公汽专线,方便了市民生产和生活。投资4100万元,修筑绥望、哈伊和市内一二级黑白色路面37.7公里。小城镇和农房建设总投资3.46亿元,“343”梯次发展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55.3%,比上年增长5个百分点。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学习张家港,创建文明市”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果。到1995年止,已连续六年获全省城市建设先进市,连续四年获全省市容环境卫生甲级市称号,在全国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获全省第一名。
    社会治安
    加强了以“严打”为重点的社会治安整治工作,开通了“110”报警系统,全年共破获重特大案件366起,抓获在册重大逃犯77名。协外抓获重大逃犯35名,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04个,收缴非法枪支3362支,被评为全省“严打”工作先进集体。(绥化市政府办公室 刘忠林 李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