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
县委书记:吴绍鹏 1944年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1962年参加工作,1994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白守贤
县 长:朱 胤 1954年生,大专学历,中
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94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于海山 于占河 邓沛贤 李德顺 王 志 赵桂英 宋子学
县政协主席:司广才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5亿元,比1995年增长33.8%;县级财政收入实现7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041元,比上年增加185元。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在种植业上,粮食和烤烟、种子、甜菜等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粮豆总产量达6.6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3.2%;养殖业上,重点实施了“繁改工程”和“母本工程”,牧业产值实现3.73亿元,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100元;新造林地5.5万亩,全县现有林地已达48.6万亩,林地覆盖率达12.1%,比上年增长2.1个百分点;渔业新开水面4700亩,全县现有水面已达3.8万亩,商品量达2240吨。
工业
总产值实现3.3亿元,比上年增长33.21%。在发展县乡工业上,坚持走好“依托农业办工业,围绕产业上项目,发展工业带各业”的路子,重点发展农业资源型、农副产品型、农用生资型、建筑建材型的龙头工业企业。对县糖厂、酱菜厂、农机修造厂、植物油厂、钾肥厂、塑料薄膜厂、昌盛绿色食品加工厂等18家具有不同龙头牵动作用的骨干企业,注入资金,进行了重点扶持,特别是对县属7家重点工业企业确定县领导带队,帮助实施了“六好”工程。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股份合作制小型乡村企业的发展,使全县乡镇企业呈现多元投入、不断发展的局面。全县乡镇企业产值实现9.4亿元,比上年增长34%。
科教文卫
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大,全县推广应用实用技术38项,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6.8%,尤其是对农牧业的贡献率达到38.6%,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以“普九”为重点的教育工作有了较大跨越。1996年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是前10年的总和,有9个乡镇通过了普九验收;高标准扫盲工作通过验收,青壮年文盲率下降了0.39%,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县,并组织实施了“幸福工程”,扶持了206户贫困母亲家庭。农村电影放映突破1万场次,被列为全省第三、全区第一,送戏下乡160场。县医院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投资5万元铺装了县体育馆室内球场。
城建通讯
仅道路一项,投资2500万元,先后完成了青望路青冈段12.24公里,哈黑公路镇内南段1000延长米,青中和青兴路15.26公里的路面改造。县人民公园投资248万元,一些基础设施和景点已经完成。全县集资3500万元建综合楼6万平方米。投资220万元建成一处设施齐全的停车场。投资18万元完成了中央大街的绿化工作。排水投资54万元,铺装了东环排水主干线360延长米,完成了哈黑路南段排水过道管及配套工程,自来水新人户431户,入户率达98%。村镇建设投资240万元,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比上年提高5.32个百分点,被评为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有线电视入户已达6000户,并上了加密台。在乡镇建了5个调频广播电台和3座电视差转台。万门程控电话开通,并实现了全县乡镇电话交换机程控化、传输光缆化,进入国际国内直播,新开通4座数字机站。
【创税型农业获得发展】
大力培育和发展烤烟、种子、甜菜、瓜菜等高产、高质、高效、高税,富县、富乡、富民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效益上下功夫。创税型农业富了县、乡级财政。仅烤烟、种子、瓜菜三项就为县级财政提供税收3300万元,占整个财政收入的47%。乡级财政收入实现4708万元,有80%都来自于创税型农业,其中有8个乡镇超过300万元,兴华镇超过500万元。
【招商引资】
农村70.6万亩草原全部承包经营,拍卖“五荒”4万亩,“五小”水利工程经营方式改造31处。全县有14家企业实行了委托、租赁和股份合作经营,共盘活存量资产8500万元,吸纳资金1230万元。全县共引进项目73个,资金1.4亿多元。其中工业项目29个,资金6375万元;农牧业开发项目16个,资金7887.3万元;商贸项目28个,资金305万元。(青冈县政府办公室 冯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