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
县委书记:许百川 1949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91年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何忠海
县 长:曲熙川 1947年10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5月参加工作,1993年任现职。
副县长:侯宪宽 孟庆杰 马增良 邵维智 王崇伟 庞金华 黄 辉 张克举
于百江 杨 军
县政协主席:王桂芬(女)
【概况】
1996年,县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8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县级财政收入完成1657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农村人均纯收入2293元,比上年增长22.3%。
农业
县政府把农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烤烟为代表的10个农业重点项目,加大了科技兴农工作力度。农业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值实现13315万元,比上年增长33%,总播种面积35869公顷,粮豆薯总产量62199吨,比上年增长30.2%。
工业
总产值实现8245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工业增加值实现24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6%,销售收入实现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利润260万元,税金330万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85%,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减亏60万元,减幅为35%,亏损面下降17%,完成技改项目3项,投资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
非国有经济
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全县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乡镇企业产值、利税分别实现11000万元和229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5%和11.1%。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到1679户,创产值823.5万元,实现销售额9145万元,被省政府评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筹资修建了已列入省旅游事业“九五”发展规划的茅兰沟风景区。
经济体制改革
全县56户国有企业,已有48户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共活化资金2500万元。乡镇财政体制通过实行“划分税种、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超支不补、自求平衡”的举措,乡镇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20万元。
社会事业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6个和一大批县级文明单位(标兵)和青年文明号。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有了新进展,开辟了以江边广场主题活动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有线电视已延伸到部分村屯。深入贯彻“科教兴县”方针,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4项,其中科技攻关7项,科技成果推广21项,星火项目6项。采取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发展,教育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医疗保健、防病治病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4‰,计划生育率达到98.72%。在全省抽样调查中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孙(吴)嘉(荫)国防公路26.5公里的升级改造工程通过验收,嘉荫电网与鹤岗系统电网联网工程进展顺利。乡镇邮电通讯“两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全县三镇六乡接通邮电光缆,实现了通讯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
社会生活
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搞活商品流通,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为4.9%,比上年下降11.2个百分点。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1802万元,比上年增长8.7%,城乡人均消费水平为1239元。完成了1个乡镇42个村屯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农村住房砖瓦化不断增加,新建“安居工程”3000平方米,新修白色路面10064平方米。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1992年起,嘉荫县争取多方资金700万元,对落马湖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到1996年末已开垦土地3000公顷,推广良种面积80%,每年新增粮食450万公斤。新修农田主干道58公里,桥涵42座,整修排水沟渠2万多延长米,开发区内新建村屯2个,280户人家。新造林400亩,养羊160只,养猪300头,养牛160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烤烟生产获成功】
为调整农村种,植结构,确定了发展烤烟、养羊、养鱼等10个项目,县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乡镇积极抓好落实。1995年试种成功,1996年依靠科技,选用优良品种,规范化种植808公顷烤烟,烟叶产量1250吨,实现税收230万元。(嘉荫县志办公室 郑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