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市
市委书记:刘文波 1951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周作君
市 长:王贵友 1949年7月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田春阳 修景文 王贵有 李金玉 沙 波 朱国春
市政协主席:王吉武
【概况】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较快。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业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获得特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6.2亿斤,比上年增长33.9%。畜牧业总产值实现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年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工业产值实现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个体私营经济产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市场繁荣稳定,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按原口径计算达到11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
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工业在贯彻“三改一加强”方针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项工作。在深化企业改革上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市属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产品无市场的企业实行了多种模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在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上,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了富拖集团、烟草集团、粮油集团。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上,重点实施了钢圈厂、起重机厂、富拖集团、热电厂改造工程。农业突出了粮牧企三大战略重点,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全年总播种面积达到400万亩,其中水稻突破40万亩,跨入全省水稻大县(市)行列。乡企按照“四抓四上四做到”的发展思路,围绕市场上项目,围绕效益上速度,围绕引联上规模,重点开发了五大系列产品,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年落实农业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47项,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5项。以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和主体文化为重点的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荣获全省文化先进县(市)称号,并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验收。卫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医疗设施有了重大改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洽理先进县(市)称号。
城乡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9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03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6.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63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相继完成,铺设富桦高等级路面23.9公里,改造中央大街1.2公里,新增集中供热主干管线2000延长米,开通通讯数字机站,城区有线电视布网率达74%,有7个乡镇所在地增设有线电视节目。建成了第六小学教学楼,新上了全身CT彩色超声诊断仪,辟建了富锦大市场,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业综合开发】
富锦市农业综合开发自1988年实施以来,相继开发后备资源30多万亩,增加效益面积70多万亩,完成了富锦支河、兴隆、邻河、凤山、幸安、头林、安基小区和.邻河服务中心项目,形成了防、排、蓄、灌四大水利工程,基本结束了外洪内涝制约农业生产的历史,实现了农业生产条件的重大改善。1996年,富锦市农业综合开发在搞好第三期部分项目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把引资开发、联合开发作为重要内容,在安基小区建设项目上,向水稻高产稳产开放型模式区标准看齐,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见效。富锦市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增产粮食21175.4吨,增加耕地面积5.1万亩,其中水稻面积增加3万亩,增加产值3599.82万元,总收入增加2807.8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721元,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818元。
【教育工作获两项全国殊荣】
富锦市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六法一纲一条例”,以确保教育投入、控制流失率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依法治教力度,1996年接受了国家教委“两基”工作考察组对锦山、向阳川、西安镇中小学,二龙山镇中学、六中、四校、八校、十二校等10所学校的检查,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和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称号。(富锦市政府办公室 姜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