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宝清县

  县委书记:孙升昌 1956年5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李作升
    县 长:宋义元 1946年3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任现职。
    副县长:武凤呈 李春秋 魏忠德 邓国奎 刘 敏 侯德安 华泽贵 李雪松
    县政协主席:陈德志
    【概况】
    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8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8.7%;财政收入实现5840万元,比上年增长21.6%;职工人均工资收入3145元,比上年增长0.8%;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比上年增加637元。
    农业
    实施农业强县战略,精心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完成水利投资848万元,土石方416万立方米,构造物205座,在低洼易涝地区实施以稻治涝,变低产为高产,改造低产田8.5万亩,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农业总产值完成48048万元。比上年增长9.2%;粮豆薯总产2.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3.5%,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产值实现14961万元,比上年增长7.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棚室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养鱼水面发展到1.32万亩,年产商品鱼2210吨,比上年增长41%;烤烟、甜菜、甜叶菊等高产高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4.8万亩,总收入达到4619万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8.2%。
    工业
    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706万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2.3%;销售收入完成25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税金817.6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润—746.1万元(含糖厂亏损),比同期减亏398万元。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全县有4户工业企业首先实行破产重组,有4户企业实行委托经营,13户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在开发改造方面,努力抓好建成项目的达产达效和新项目建设。帮助宝清食品专用油脂厂落实流动资金4000万元,完成了白酱油等4个技改开发项目建设和12个新产品开发任务。
    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
    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4%,乡镇企业产值、税金、利润分别增长36.7%、53.3%、43.4%,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32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县个体工商户已由年初的4274户发展到4980户,私营企业由年初的18户发展到25户。全县个体工商税收达到701.5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22%。
    各项社会事业
    投资65万元扩建了二中校舍,三中教学楼动工兴建;进行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改善城乡医疗设备;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1.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开通了有线电视加密频道,完成了光缆通信干线工程,有14个乡(镇)和3个国营农场实现了长途直拨和通讯传输光缆化;城镇排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投资120万元完成了供水净化工程,福饶公路宝清段二级白色路面改建和龙头桥水库两大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结束。
    城乡群众生活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城乡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城乡新建住宅35.8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农民人均拥有住宅建筑面积18.16平方米,被授予全省“房屋解困先进县”荣誉称号。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成效显著】
    宝清县采取有利措施,加强集体经济管理。1.搞好清产核资,疏理村级经济。全面清查村集体的债权、债务权属及数额,彻底摸清村级经济资产的家底。2.加强审计监督和制度建设。严肃财经纪律,制定了《宝清县九六年度村集体经济审计方案》,对全县95%以上的村屯的财务收支进行了送达审计,提高了全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3.大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财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全年为乡村两级财经管理人员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受训人员达565人次。1996年,宝清县代表双鸭山地区接受省农经管理规范化创优单位检查,荣获省农经管理规范化三等奖。
    【荣获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称号】
    1996年,宝清县荣获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称号,被市评为全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一名,县邮局、职教中心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尖山子东明村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县东城派出所被评为全市警民共建先进单位。截止到年末,全县共创县级文明单位(标兵)153个,县级文明村(标兵)97个。(宝清县政府办公室 谢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