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
市委书记:何忠学 1945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1995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悦华 安永范 杨育光 王国学
市人大主任:张珠钰
副主任:潘华安 王宪林 王治靖 陈 音 杨 光
市 长:王悦华 1955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92年11月任现职。
副市长:王国学 果鸿翔 王礼民 孙景钰 赵学礼 贲起利
市政协主席:韩玉祥
副主席:刘 忠 余锡康 许鹿鸣 周克礼 卫德洪 徐克求 王 伟 曹景荣
【概况】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超过省下达的指标4.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加18.6%、13.9%和14.5%。
农业总产值完成5.9亿元,增长37.2%。粮食总产实际达到7亿斤,比上年纯增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产值完成1.53亿元,增长15%。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7.3亿元,增长37%。郊区蔬菜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满足了城市需求。植树造林、水产养殖、庭院经济等多种经营有很大发展,农业资源开发取得新成果。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草原承包4.7万亩,水面承包1.53万亩。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适用新技术,全市玉米保护地栽培由上年的6000多亩增加到6.6万亩;水稻旱育稀植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1倍。大豆垄三栽培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6万亩。甜菜纸筒育苗、烤烟覆膜等技术也大面积推广。
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23.6亿元,增长11.9%。地方工业完成11.04亿元,增长15.9%;实现利税7100万元,增长1.4%。矿务局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好于上年。煤炭产量达到1539万吨,其中大井完成1171.8万吨,比上年增加86.8万吨;全局减亏1.6亿元,创税1.5亿元。进一步推进全市企业改革,组建集团公司2户,股份有限公司1户,有限责任公司34户;出售企业78户,兼并企业15户,破产54户,租赁211户,委托经营116户。地方工业完成技改项目32项,完成投资5500万元,市酿造总厂饮料生产线、长河运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吊车生产线、农药厂禾草灵改造等项目相继投产、达产,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农药厂等高新技术角开始运行。
全市财政收入完成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可比口径),支出3.79亿元,增长2.2%;金融机构存贷持续增长,年末存款余额50.1亿元,比年初增加11.61亿元,增长30.4%,贷款余额59.5亿元,比年初增加10.53亿元,增长21.0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2亿元,增长10.2%。零售物价涨幅控制在5%,比年初确定的目标低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低于经济增长率10.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实现51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38万美元。全年共引进合作项目95个,其中百万元以上的35个,“三资”项目5个,招商引资总额4.8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外资到位突破314万美元,是上年的两倍。
1996年完成了城区新兴路、昌南路的新建和解放路、红军路、育才路及南翼大桥的扩建工程。投资近2亿元的哈萝公路鹤萝段提前一年全程通车。城市“安居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省仅次于哈尔滨、大庆两市,开工面积3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近20万平方米,有2200多户居民喜迁新居;农村“康居工程”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比计划多2.9万平方米。城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2万平方米,新增二次管网线1028延米。实施住房公积釜制度普及面达到50.7%。以出售旧公房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安居工程”。制定出台公有住房出售政策,改善了居民消费结构,调动了居民购房积极性,出售公有住房258.1万平方米,出售率达到66.5%,回收资金1.7亿元。对“安居工程”建设实行减免24项税费及其它行政性收费,降低了造价,激发了社会各方面筹资建房的热情。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共完成科技计划29项,创产值2.12亿元,实现利税830.7万元。水稻机械抛秧、节水滴灌等标志性工程取得初步成果。扶持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35户。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向阳、兴安两区的“两基”工作通过检查验收,8所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使市区小学、初中规范化学校比例分别达到95.7%和37.5%,市郊小学规范化比例达100%。普通高考取得好成绩,升学人数达到1202人,一中高考升学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一档水平。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7.03‰,计划生育率98.36%,综合节育率92.03%,指标完成均好于上年。环境质量有一定改善。大气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和交通干线噪声每月平均值均低于上年。文艺创作与文艺演出水平有较大提高。专业表演团体演出509场、在国家和省级各类比赛中,近百人次分获创作、编导,表演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取得可喜成果。新开交通广播电台,新增两个电视频道;在省八运会上,共获21枚金牌,10枚银牌,12枚铜牌,夏季项目总成绩列全省第六位,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1岁。铁路、电力、邮电等部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侨务、外事、民族、宗教、国防、人防、民政和双优双拥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13元和607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93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02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1.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8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34.65%,比上年提高3.85个百分点。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实事基本完成.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实施目标责任制】
1996年,鹤岗市在党政机关全面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全市年度工作目标层层进行分解,并制定了全市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农业战线各级干部在抗春旱、保物资供应、推广新技术、秋翻整地等工作中层层开展包乡、包村、包户活动,对夺取农业丰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战线各级领导积极帮助企业深化改革,化解不利因素。在银行支持下,为一些重点企业解决流动资金2500万元;通过与矿务局协商,为企业转磨电费1000多万元;在铁路运输极度紧张情况下,积极争取车皮,缓解“瓶颈”制约。建设、财贸、文教等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也都切实转变作风,表现出了强烈的抓落实意识和求实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本部门的工作。
【外引内联招商引资】
鹤岗市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广泛开展对外联合。共引进合作项目95个,其中百万元以上35个。1996年谈成“三资”项目5家,其中富邦、东亚木业公司和大成酒业集团公司3家已经投产。全年招商引资总额4.8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外资到位突破500万美元,是上年的3倍。
【“三型”企业发展有较大突破】
鹤岗市非国有经济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42%以上。乡镇、区街、私营工业分别增长12.1%、15%和49.6%。全市个体工商业户、从业人数、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20.5%、28.8%、33.25%。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有了突破性进展,非国有工业产值增长27.5%。民营科技型企业35户,注册资金1500万元,产值增长20%。
【大力发展畜牧业】
1996年,鹤岗市各类畜禽专业户增加396户、专业村7个、专业牧场5个、养殖一条街8条、生产小区2个。市种鸡场通过开拓市场,转换机制,扭转了被动局面,产品打入外市县。各有关部门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蛋、肉鸡综合高产技术推广量达400万只,生猪直线育肥8.2万头,提高奶牛群体单产技术3015头。瘦肉型猪的推广和普及、秸秆过腹还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项技术取得了预期效果。全市各类畜禽饲养专业户达4496户,专业村20个,专业场205个,养殖一条街40条,生产小区3个,完成草原资源承包开发面积19.1万亩。畜牧业实现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植物油厂六年利税超千万】
鹤岗市植物油厂先后上马了锅炉改造发电和精炼油生产线。气电的综合利用,从节能降耗、环境管理上有了新突破,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该厂实行了定额管理,进行班组核算。在粮食收购上,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收购。在海伦、嘉荫、绥滨、萝北等地区建立了稳定的收购网点。在抓粮源上,资金足额到位。在销售管理上,内销立足本市,在省内建立联营、联销网点。并在沈阳建立了常年联销点。连续6年利税超过1000万元。
【大成酒业有限公司开工投产】
鹤岗粮食局一粮库与香港大成公司合资兴建的鹤岗大成酒业有限公司于12月份开工投产,共投资500万元,鹤方占投资的51%,港方占投资的49%,生产“感情”系列酒。经过双方积极配合,仅用60天的时间,对一粮库原天泉酿酒厂重新改造扩建,顺利地建成了900平方米拥有两条生产线的制酒生产车间。合资公司引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以上,年产值达1500万元,利税达114万元。
【六种产品被批准免检】
省技术监督局决定,鹤岗市的硅酸盐制品公司、酿酒总厂、兴安日用电器厂、鹤岗啤酒厂、绥滨啤酒厂、正欣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共6户企业的6种产品实施免检。被批准在全省范围内免予监督检验6户企业的产品有:鹤日牌平板玻璃、煤城牌陈酿红粮酒、晨星牌电热毯、金鹤牌10度啤酒、北国牌11度啤酒、关东牌方便面。(鹤岗市政府办公室 赵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