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
市委书记:张邦升 1947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1995年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董天德
市 长:杜吉明 1955年生,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1971年5月参加工作,1995年10月任现职。
副市长:史云仙 李艳萍(女) 马廷超 王传栋 崔光文 朱成富 亓戍征 李 波
市政协主席:寇喜贵
【概况】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7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13.4%。全市国民经济步入了速度效益同步发展的轨道。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实现11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0098万元,比上年增长47.9%;利税实现6679.9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全市27户特困企业已有9户扭亏为盈。新上项目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年初安排的1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39万元。其中,3万吨饲料等9个项目已竣工;平板玻璃等9个投产项目(含上年结转)实现产值10698万元,利税850万元。工业整体规模水平在鸡西市首次夺魁。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完成77575万元,比上年增长6.5%;粮豆薯总产量达到562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2.5%;农业总收入实现15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600元,比上年增长21.7%。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83700万元,利税实现20700万元,均比上年增长35%。多种经营总收入65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3.3%。全市生猪、黄牛、山绵羊、家禽存栏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烤烟种植面积6万亩,烟农总收入2988万元,实现特产税724万元;白瓜、甜菜、蔬菜、林果、渔业等多种经营生产也都获得较好的收成。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2195万元,以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完成工程量660多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7%,黑龙杯、兴牧杯、绿海杯竞赛获得省金杯奖。农村产业化工作被鸡西市评为先进市。
财贸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9356万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国有商业销售额实现20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利税实现23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16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市完成科技招商引资项目121个,引进域外资金22848万元,招商引资工作被鸡西市评为先进市。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1085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列全省19个边境口岸第4位。口岸过货3.7万吨,过客1.9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6%。实现旅游创汇3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收入再次突破亿元大关,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1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工商税收实现7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55836万元,比年初增长33%,信贷资金纯增19163万元。
城建
有线电视卫星加密节目、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垃圾场建设、西水源改扩建一期改造工程、公厕新建翻建工程、硬质路面建设工程、17.1公里密当路改建工程、排水管网铺设工程等8件实事如期完成。城市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取得明显成效,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获全省十佳城市先进称号。村镇建设投资11000万元,小城镇建设、标准化村屯建设、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工业、农业生产获得双丰收。工业总产值实现11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0098万元,比上年增长47.9%;农业总产值完成77575万元,比上年增长6.5%,农业总收入实现15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密山市首次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的经济格局,实现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对农业的延伸、对商贸流通的促进作用,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标志着由农业大市(县)向工业强市(县)的飞跃。
【口岸旅游过货首次超过经贸过货】
口岸过货总量为3.6万吨,过货额达1500万美元,出入境总人数1.9万人次。旅游出入境人数1.2万人次,占出入境总人数的63.1%。旅游过货1.9万吨,占口岸过货总量的52.7%,过货额达到800万美元。旅游过货首次超过经贸过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密山市政府办公室 邹吉东 王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