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
市委书记:左奎华 1945年7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1996年12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李凤奎
市 长:赵文波 1948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6年参加工作,1996年12月任现职。
副长:王树元 刘益强 李宜生 王晓民 袁中文 孙腾江 魏风兰
市政协主席:王首御
【概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4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工农业总产值实现7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年平均零售物价指数上涨7.7%,比年初降低5.8个百分点。特别是实现了撤县设市的奋斗目标,更标志着虎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工业
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40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利税实现2740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9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利税实现1330万元,比上年增长66.3%。
农业
全市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97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0.5%;农业总产值达到3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业总收入达到4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多种经营收入达到2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人均收入达到3048.8元,比上年增长39.6%;农业“五杯”竞赛实现了“满堂红”;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利税实现7250万元,比上年增长49%。
财贸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41.4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国有商业销售额完成117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8%;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212户,从业人员达到12927人,实现销售额48082万元,上缴税金7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72%、60%、23.8%。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市招商引资共引进到位资金18200万元,启动实施各类项目191个,其中产值亿元的项目5个,产值超千万元的项目14个。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口岸客运班车顺利开通。全年实现过货40079.6吨,过货额2003.9万瑞士法郎,均比上年增长71.6%。
科教文卫
全年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7项,其中,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项,攻关计划2项;列入省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星火计划项目2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1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20家。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普九”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市文化馆成为省二级标准文化馆,市图书馆通过国家标准图书馆复检。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73.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7%,城镇有线电视人户率达到66.7%,中央加密电视顺利转播。全市各种卫生机构达到45个,卫生技术人员2130人,拥有病床1201张。体育工作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和管理达到国家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发展改革试点运转良好】
按照还“行政权、司法权”于地方,还“经营权”于企业的原则,虎林区域经济一体发展改革试点工作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共划转农垦、森工企业公、检、法、工商、土地等司法、行政机构34个,划转各类人员523名,划拨国有资产895万元,在国营农场设政府办事处4个,实现了机构划转过渡平稳,“两还”运转比较顺利。区域经济一体发展改革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改革使企业的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六大国营农场减少机关和事业经费支出1100多万元,东方红林业局减少支出650多万元。改革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六大农场普遍推行了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由上年的3900多个发展到1.3万多个,转卖机械增值2070万元。八五〇农场仅土地承包一项收入达到5250万元,自有财力达到1300万元,是上年自有财力的6倍多。六大国营农场四大作物总产达到13.8亿斤,比上年增加4.2亿斤;职工平均收入3783元,比上年增长32%。改革促进了区域内的开放和联合开发。全区域内新增水田面积近60万亩,达到100万亩,成为全省第二大水稻产区。约有3万多外来人口来虎林搞荒原开发和承包土地,投入资金2亿多元,仅856农场就有外来人员5000多人。改革试点的实施使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虎林市政府办公室 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