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拜泉县

  县委书记:柳 彦 1949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4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文景荣
    县 长:张建文 1951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郑国军 吕兴久 黄德身 苏喜昌 高春伟
    县政协主席:张 岐
    【概况】
    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如期实现了提前四年翻两番的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21亿元,增长23.4%;第二产业完成1.26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完成2.25亿元,增长8.6%。
    农业
    粮豆薯总产达到7.9亿公斤。第一次突破7亿公斤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亩单产达到263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3.7%和21.8%。山绵羊和家禽饲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123.7%。牧业产值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7.7%。全县乡企总产值完成7.01亿元,实现利润5449万元,下降1.5%;上缴税金699万元,增长40.1%。渔稻果菜、猪牛鹅蚕等八个生长点迅速发育。全县开发鱼池1462个,增加养鱼水面1.69万亩;新增水稻面积4.6万亩;新增果树面积0.6万亩;新增棚室蔬菜面积22万平方米;保护地栽培蔬菜面积3.5万亩;黄牛饲养量达17.7万头;生猪饲养量达48.5万头;大鹅饲养量达201.86万只;新增桑树面积350亩,养蚕收入4.7万元。仅此八个生长点增加农民收入9650万元,农村人均增收200元。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机械更新改造、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庭院经济等多种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农业强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11亿元,增长8.2%。其中,预算内工业企业产值实现8509.3万元;销售收入实现9982.2万元;实现税金785.4万元,比上年增加167万元,增长27%;利润亏损138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100.1万元。
    财贸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亿元,增长16.1%。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7300户,从业人员达到2.04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29户,从业人员300人,分别增长了45%和87.5%。外贸出口总额实现3021万元,增长24%。零售物价涨幅为3.9%,比上年回落12.9个百分点,是近5年来物价涨幅最低的一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121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8792万元,比上年增长20.7%;财政支出110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工商税收入完成3367万元。银行各项存款年末余额达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9.2亿元。保险业务收入达到7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科教文卫
    全县实施科技项目24项,增加经济效益1.5亿元。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428名,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97%。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5.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2‰以内。12个乡镇安装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2.3万户。程控电话全部开通。
    【生态农业获国际生态经济工程一等奖】
    拜泉县曾经历过一段掠夺式开发。全县有256万亩坡耕地每年水土流失1400万吨,跑肥11.9万吨,粮食亩产不足百公斤。80年代末开始,拜泉人创造性地实行“十字登科法”发展生态农业;山顶栽松戴帽子,梯田埂笤条打带子,瓮地栽树结果子,平原林网织格子,退耕种草铺毯子,沟里养鱼修池子,坝内养鸭子,坝外种稻子,立体开发办场子,综合经营抓票子。十年不懈,水土流失大大减少,粮食产量稳步增长,1993年起,连续三年居于全国粮食百强县之列。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2160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1996年,全省生态农业工作会议在拜泉召开。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果】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紧紧抓住齐齐哈尔市为“优化资本结构,增加企业活力”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方式和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坚持“边破边立,统筹运作”的原则,重点在“卸包袱、活存量、转机制、增效益”上下功夫,对资产负债率过高、扭亏无望的企业,在依法破产、分立重组上搞突破。有10户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共卸掉债务4935.4万元,资产负债率由127%下降到117%。对其他企业实行了放开经营,全县有35户工业企业兴办多种经营实体,分流人员914人,实现产值750万元,实现利税98.2万元。所有企业普遍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联营联合、嫁接改造步伐也明显加快。(拜泉县政府办公室 孔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