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泰来县

  县委书记:石 发 1944年9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11月参军,1996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刘景武
    县 长:田玉文 1948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96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毛自然 韩德祥 赵万山 初世平 帅秀军
    县政协主席:李志深
    【概况】
    1996年,泰来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49亿元,比上年增长9.6%;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财政收入完成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419元,比上年增长13.2%。
    工业
    总产值完成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5997万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税818.3万元,比上年增长81.8%。开发新产品9种,新增产值709.4万元,新增利税263.4万元。新产品“野鸭”牌啤酒,在全省同行业评比中排名第三,在齐齐哈尔市评比中排名第一。
    农业
    全县“增粮、兴牧、乡企、果树”农业发展战略成效卓著。农业总产值实现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粮豆薯总产33万吨,比上年增长50.6%,是历史上最大的丰收年。畜牧业总产值实现9521万元,比上年增长14%。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实现利润2437万元,实缴税金74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6%和47.6%。果树生产稳步发展,围城沿路果树带已初具规模。农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58.3%。“黑龙杯”竞赛再夺金杯;造林绿化工作又获省先进县称号,治沙工作受到水利部和林业部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财贸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国合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与上年持平;工商各税完成26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7350户,比上年增长11.7%。为早日实现脱贫、脱补目标,泰来县启动实施了“振财亿元工程”,计划到2000年,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这项工作正在扎实有效地开展之中。
    城建
    全县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870万元,比上年增长51.6%,新建面积3.47万平方米,11栋办公、住宅楼已全部峻工。新修建设路南段白色路面1420延长米,新建电视自立塔一座,使全县电视并入了微波网,有线电视遍布城乡。全县16个乡镇已开通程控电话。
    文教
    科教工作稳步发展。共完成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5项,科技攻关19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4%。以“酱九”为重点的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双实”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已有五个乡镇兴建了中学教学楼。全县升入高等院校237人,升学率达到44.4%。文化、体育、卫生等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6.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创办二龙涛机关农场】
     泰来县充分利用国家松辽委整治二龙涛河流域的有利契机,于1995年秋开始创办了二龙涛机关农场。农场总幅员5.44万亩,其中可开发宜农荒地4.3万亩,总投资1350万元。农场土地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水田。为尽快开发利用这一土地资源,泰来县采取土地资本经营的办法,由县政府组织,财政投资,开发国有宜农荒原,通过竞价发包形式,收取租金,纳入县级财政收入。农场全部开发任务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2万亩已于1996年春全部完成,并划包给县直54个机关单位经营,以此作为机关创收的稳定财源。1996年,机关农场在严重春旱、低温、早霜等不利的条件下,实现总产1500吨。二期开发工程3万亩,已于1996年秋基本结束,通过竞价承包的形式,已发包土地2.1万多亩。
    【实施“振财亿元工程”】
    泰来县把振兴财政,早日实现脱贫、脱补目标作为“九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涵养壮大骨干财源、新兴财源、基础财源、替代财源和支柱财源作为振财亿元工程的硬中之硬。对16个乡镇确定了“2461”发展目标,即乡级财政每年分别增收20万元、40万元、60万元,到2000年增收100万元。为保证“2461”目标的完成,确保全县“亿元盘子”,16个乡镇兴办了“三场(厂)一园”(千亩农场、百头养殖场、机关工厂和百亩果园)。到1996年末,已建成16个乡镇机关农场、总面积3万亩,规划落实果园16个,面积2000亩。兴办养殖场16个,饲养猪羊2000头(只),并创办了一个机关工厂。(泰来县政府办公室 白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