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河市

  市委书记:赵文洲 满族,1949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2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尹志清 张玉田 李秉德
    市人大主任:赵文洲
    副主任:刘振国 岳彩荣 杨国才 丁长本 晋长厚
    市 长:尹志清 1943年4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1年参加工作,1996年12月任代市长。
    副市长:徐福和 张廷富 高俊阳 乔玉泉 林盛中 张力新
    市政协主席:孙作舟
    副主席:李淑香 王世翠 李 森 梁鹤先
    【概况】
    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5亿元(1990年不变价预计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12.3%、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2%、20.8%、33%。
    农业
    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32.8亿元(统计口径,含劳改、劳教农场),总收入3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37.5%。乡镇企业产值、收入、利税分别实现25.7亿元、31.1亿元、2.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1%、69.3%、47.9%。造林25.5万亩,速生丰产林整地47.7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4%和159%。水产品产量4713吨,比上年增长7.9%。养鱼水面达11.4万亩,比上年增长6.5%。农村人均纯收入达2441.7元,比上年增长24.1%。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在省获奖。在建的8个综合开发试验小区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
    工业
    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地方口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盈亏相抵后亏损100万元,比上年减亏1335万元。其中列入财政重点考核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销售收入、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0.2%、10.4%、7.4%。
    商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为6.4%和7.3%,比上年回落9.2和7.4个百分点。非国有商业蓬勃发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50175户,实现产值2.2亿元,营业额2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27.3%和23.8%;私营企业达526户,实现产值8498万元,营业额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8%、2.2和1.2倍。个体私营企业共实现税收50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同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52家,实现产值6053万元,利税9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8%。
    财政
    全市财政收入实现317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2%,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财政支出54628万元,比上年下降4.3%,实现了收支平衡。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7亿元,比年初增长30.6%。各项贷款余额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外贸
    全市对外进出口总额实现9923万美元,比年计划增长20.3%,其中边境小额贸易4954万美元,边民互市贸易4969万美元。全市审核备案境内外三资企业项目23项,合同金额1463万元,与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合资合作的一批三资企业已投入生产运营。
    科教文卫
    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科技成果推广、新产品试制计划72项,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6.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5%、99.4%,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到76%。全市建成示范初中2所,标准化小学18所。普及初级义务教育的乡镇(企业)达65个,比上年增加15%。有4个市县实现了高标准扫盲。全市有线电视入网户达5万户,其中黑河市城区入网率达70%,居全省首列。城乡医疗条件有所改善,防病治病水平进一步提高。地方病防治获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计划生育连续8年兑现了与省签订的一档目标责任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9‰,计划生育率达到92.3%,一孩计生率为93.37%。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该市运动员在全省和全国比赛中共获奖牌47枚。
    社会
    群众性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一大批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和文明村;建成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5个、文明单位55个和文明村19个。黑河口岸再次被国家评为“文明口岸”。“三五”普法顺利启动,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刑事案件发案率比上年下降25.3%。重大案件破案率达到71%,城乡治安稳定面分别达到89.3%和90.3%。边境管理继续强化。双拥工作有新的进展。
    【粮牧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6年是黑河市实施农牧业生产“双跨越”的头一年,农牧业生产全面丰收。粮豆薯总产达到13.3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7%,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实现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围绕粮食生产,实施了“二二四四”工程。新增加高产作物面积13.2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17万亩,开荒扩种58.8万亩,推广大豆垅三栽培、小麦模式化栽培、水稻旱育稀植和玉米大垅覆膜等新技术面积533.7万亩。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使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围绕畜牧业生产,实施了“四化”兴牧工程。专业化生产实行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全面推进。全市发展了养畜专业村204个,一乡一业的养畜专业户20个,饲养各类畜禽专业户1.21万个。规模化经营以龙头带基地实现同步发展。全市共建养殖小区63个,养殖场167个,规模化养畜一条街113条,建设了8个畜牧业生产基地。一体化发展以龙头带农户,突出了加工企业建设。全市已建成产值超百万元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发挥了畜产品加工销售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在优良品种繁育、草原管理、防疫和科技指导等系列化服务上,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服务网络。
    【立市立县项目】  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立市立县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的重要任务,要求各县(市)区年内要新上2至3个利税超500—1000万元的立市立县项目。年初确定并重点推进的立市立县项目共17项,截止到年末已投产的有五大连池矿泉水开发集团、爱辉区木耳块集团和孙吴声雷油脂厂3项;正在建设的有黑河市经济合作区金珠粉末磷脂厂、孙吴烟厂改造、嫩江海江大豆蛋白真丝厂、北安啤酒厂改造、五大连池山口水利枢纽工程等9项;正在推进的有逊克大豆磷脂精深加工、大豆分离蛋白、五大连池矿泉水开发集团玻璃瓶厂等5项。此外,其它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黑大公路改造完成年度任务;75个乡镇实现了通讯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富地营子铜矿开工投产;象山电站设备安装结束;复合地板块生产线设备安装即将完成;宝山电站工程建设加快;铜山氧化矿电解铜淬取项目已获批准立项。
    【“招商引资年”活动】
    市委、市政府确定1996年为“招商引资年”,年度引资任务为10亿元,经过一年的努力,“招商引资年”共协议引进项目1210项,协议引进资金17.93亿元;落实项目843项,引进到位资金10.132亿元,其中,新签订和续投中外合资项目共16项,总投资4081万元,外方到位资金2284万元;乡企引进资金16230万元,“五荒”开发共引进资金5280万元,非国有经济引进资金23090万元。引进技术204项,引进设备258台(套),引进人才257人,新缔结友好市县64个。
    【旅游业快速发展】
    年内建成五道壑洛岛影视基地等两处景区,建成国家旅游胜地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开辟了以黑河为中心的3条旅游路线,开发了民俗游、古城游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开通了黑河至布市旅游航线,加快了北黑铁路和黑大公路的升级改造,新上高级宾馆、饭店6家。重点旅游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基本配套,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提高。在全面开发俄罗斯市场的基础上,已开始进入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市场。全市旅行社发展到18家,各类旅游车辆30多台,国有资产达1070万元,直接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内出入境游客10.7万人次,旅游收入3032.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和77.1%。黑河已成为全国边境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黑龙江大桥前期准备工作】
    于4月份中俄两国建设黑龙江大桥业务主管部门会谈分别在俄布市和中国黑河市举行。4月16日在中国黑河市签署了《中俄代表团关于共同建设黑河一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河)大桥问题的会谈纪要》。据此,中方负责黑龙江大桥水工物理模型试验,黑河黑龙江大桥水工模型试验组成立并开始工作。完成了桥址上下15公里水域中枯水位水下地形及8个断面流量、流速、流向、比降测量和河床质采样。召开了两次水工试验专家组会议,并签署了会谈纪要,中俄双方互相确认了水工模型试验工作大纲;双方通报了水工模型试验进展情况;俄方表示按中方确认的水工模型试验大纲,尽快开展水工模型试验;双方一致认为在俄方进行数模试验和中方进行物模试验中应及时通报试验情况并尽快完成水工试验工作。(黑河市政府办公室 刘金玉 李百君 牟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