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
县委书记:安福清 1951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1996年7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刘元正
县
长:安福清 1996年3月任现职。
副 县 长:张中义 孙维浩 李秀华(女) 刘晓东 张跃林 张廷生 张强富
县政协主席:于成智
【概况】
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941万元,比上年增长8.3%,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5122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274万元,比上年增长9.1%,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6.6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
农业
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27814万元,比1995年增长12.2%,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5370万元;增长14%;种植业实现了第9个丰收年,粮豆薯总产达13.4万吨,增长17.1%;农村人均收入实现2549元,增长10.3%。畜牧业产值实现1543万元,增长1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10%。开荒扩种成效显著。粮食自给工程完成1.56万亩,已全部转租,开发“五荒”资源13万亩;林业、渔业及其它多种经营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
工业
白石电站扩机增容等技改项目正在实施;原有重点企业的恢复生产启动工作有新进展,有的项目已投入试运行;着手筹建的几个较大新项目正在论证中。1996年,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073万元,比1995年增长3.4%,实现销售收入16648万元,增长32.1%;实现税金455万元,增长46.7%。
非国有经济
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2826万元,总收入17613万元,利润1196万元,税金698万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3.5%、13.5%、10%和6.1%。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2522万元、营业额6602万元,均增长20%。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财税金融
财政实现收支平衡。通过认真贯彻“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方针,不断拓宽收入渠道,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努力培植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算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46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126.6%,比1995年增长10.3%;地方财政实际支出3394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115.7%,增长4.8%。金融改革继续得到深化,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6630万元,比1995年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68546万元,增长17.6%。
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96年共派出16个招商考察组到南方进行实地招商、考察和学习,新结交国内合作伙伴36个,达成意向性协议36项,已有实质性进展的16项,全年完成引资额6000万元。驻外窗口建设进一步加强,逊克驻沪工作处正式挂牌,已建成驻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地办事机构6处,对外经贸继续回升。边境贸易总额实现523万美元,比1995年增长121.6%,进出境货物总量实现2.84万吨,增长18.3%。国际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入出境旅游团组135个,2500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7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199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28万元,比1995年增长6.5%。松树沟大桥已建成通车;总投资2500万元,完成4000门程控增容及配套工程,建成数字移动通信基站,逊克一嘉荫71公里和逊克农场四分场—宝山乡37公里光缆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有8个乡镇实现了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2个乡实现半自动拨号;总投资1.45亿元的宝山电站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逊克—黑河沿江边防公路改造工程,被省列入“九五”规划,勘测、设计已经完成,1997年将按市政府部署开工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军警民“五共”活动又有新进展,1996年,顺利通过省级复查,连续三年获得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称号;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由4个增加到7个;获得省级文明村称号的村增加到5个。全县共实施科技项目24项,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4%。计划生育及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得到较好落实,环境保护综合指标达到55.26%。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受国家教委委托,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两基”评估验收组对逊克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通过全面检查。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广播电视、文化、体育、民族、宗教、民政、外事、侨务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逊克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