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县
县委书记:岳 君 1952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于学礼
县 长:陆学东 1947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5月参加工作,1995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张树田 车凤臣 周聪芳 刘治国 杨胜利
县政协主席:马元亮
【概况】
199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70万元,比上年增长8%;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600万元,增长3.8%;本级财政收入1271万元,增长16.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7912万元,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00元,增长12%;农村人均收入1700元,下降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630万元,增长22.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10.6%,回落8.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26.6:39.2:34.2调整到25.8:37.3:36.9。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相对下降,第三产业提高了2.8%。这种比例变化符合全县产业结构向良性调整的趋势。三次产业的绝对值均增加:第一产业3300万元,增长12.6%;第二产业5700万元,增长14.3%;第三产业5670万元,增长28.9%。
粮食生产在重灾之年夺得较好收成。全县播种273177亩,超额1.2%完成年计划。粮食总产31342吨,比上年下降5.6%;实现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下降3.5%。通过加大县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全县共上垦荒户59户计361人,投放开发资金1000万元,农机具64台(套),全年开荒53148亩。
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实现总产值1050万元,增长12.5%;生猪10021头,黄牛6982头,羊2713只,禽13.2万只,增长15.5%、39.9%、59.6%和10.3%。全县已有养殖专业户114户,增长20%。全县地方工业实现总产值6610万元,下降5.2%;销售收入5100万元,增长5%;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6万吨,增长2.2%;发电量2328万度,增长3.9%;黄金11882两,下降34.6%;木材3.71万立方米;牙签95吨,增长58.3%;单板4137吨,增长71%;老醋60吨,增长81.3%;大酱525吨,增长37%。二轻总会所属8户企业已有5户恢复、发展了生产,实现产值102.8万元,销售收入90.8万元,税金6.8万元。
全县乡企产值、收入、税金和利润分别完成7280万元、8670万元、360万元和753万元,产值、收入和利润增长率都在20%以上,均完成年计划。主要产品产量除黄金外都呈现大幅度增长势头。续建和新建了牙签厂、单板厂和面粉加工厂。全县乡镇企业正朝着“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管理科学、效益提高”的方向发展。
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实现经营额5903万元,增长26%;个体私营业户1930户,增长18.7%;从业人员2745人,增长17.4%。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达192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总额的34.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5.1%。非国有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科教兴县取得了新成绩,科技因素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全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开展科技咨询2500人次。通过发放科技资料和播放科技录像片,使科教兴农兴企进一步深入人心。各乡镇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对麦豆作物全部实施了“丰收计划”。继续推广了畜牧业五项综合技术,运用直线育肥、集中育肥、增产技术等技术饲养的生猪、肉牛和羊达5350余头(只)。工业企业注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挖潜增效。全县小学四率达到“普九”验收标准,初中及格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高中会考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52%和90%以上。全县电话装机已达4500台。人口出生率为10.93‰,自然增长率为7.48‰,均比上年降低,计划生育率提高92.32%。全县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团结水电站】
团结水电站是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的骨干工程,被列为大兴安岭地区和呼玛县的重点工程。该水电站为压力引水式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05万千瓦,保证出力0.33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水库为多年调节,总库容1.45亿立方米;总工程量150.89万立方米。该水电站建成以后,全县水火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8万千瓦,年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形成可以覆盖全县的110千伏电网,满足供电、用电的需要。(呼玛县档案局 张连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