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全省对外开放的规格、格局有新的拓展。全年共接待来自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蒙古、丹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立陶宛、西萨摩亚等二十几个国家的政府和民间友好团组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团组186个1368人次。接待的团组不仅比往年多,而且规格高,副部长级以上的团组达25个,其中有俄罗斯总统、西萨摩亚副总理、蒙古外长以及省长、州长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1月对黑龙江的访问,是黑龙江省近年来第一次接待一个大国的国家元首。省长田凤山与叶利钦总统举行了会谈,叶利钦总统对黑龙江大桥建设项目、开辟边境互市贸易区、人员往来互免签证、俄方下放地方权力等问题,都明确表示赞同,支持双方开展边境贸易,加强地方合作。叶利钦总统的访问推动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交往和边境贸易的发展。
1997年还邀请了俄驻华大使罗高寿、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库兹涅佐夫、韩国驻华大使郑钟旭、芬兰驻华大使李斯蒙、丹麦驻华大使柏慕申、印度驻华大使南哲威、尼日尔驻华大使赛义杜、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翁科维奇、泰国驻华公使盛喜兰、孟加拉驻华公使墨西乌丁等外国驻华使节来黑龙江省访问。
对外交往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全省共派遣各类因公出国团组4572批次、20,564人次。其中,厅局级以上团组322批,1586人;7月1日以后赴香港团组106批,503人;劳务团组255批,5494人次。一年中,省主要领导分别率团访问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加拿大、南美、澳大利亚、东欧、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就黑龙江省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广泛探讨,取得许多实质性的成果。
对外宣传报道方面,全年共审核报批和接待外国记者137人次,他们分别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瑞典、比利时、俄罗斯等国15家新闻机构。采访主题涉及黑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环境、市场经济、国企改革、边境贸易、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此外还编写印发了《涉外知识简明手册》,并出版英、日、俄、朝等文版的《黑龙江省情》。
外事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第八届哈洽会期间,邀请接待13个国家的26个官方团,外事部门组织对口部门与外方洽谈,使第八届“哈洽会”的成交额达成协议33.87亿美元。瑞典西博滕省长来访期间,由于43人代表团中,绝大部分是各大公司和企业界代表,外事部门便协同有关部门组织120名政府和企业界人士参加瑞典商务日活动,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方便。
为缓解全省边境贸易遇到的困难,经多方努力,为各边境贸易公司颁发的公务护照,继续延期使用一年,为经贸人员赴俄罗斯提供了便利条件。全年还为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取得日本领事馆若干小额无偿赠款,用于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公益事业。7月,同江74万元人民币的受援医疗项目完成并剪彩;9月,漠河74万元人民币受援项目签字。自1993年起,全省已累计使用日方赠款540万元人民币。
加强外事归口管理。根据中央精神,代省起草了《市、地、县外事工作的若干规定》,代省委、省政府起草了《关于外事工作归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重申有关政策,加强外事工作的归口管理,保证涉外工作有序进行。针对对外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外事礼宾、礼节教育的通知》、《关于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签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行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出国审批、护照签证工作中,实行公开办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加大工作透明度,全年共审批各类团组4000多个。为严肃外事纪律,对办理护照违纪单位进行查处,共严肃处理护照案件7起;未予批准出访团组72批。加强护照收缴工作,全年共收缴护照10,193本。
加强对涉外案件的处理和领事认证工作的管理。全年共处理涉外案件65起。其中刑事案件12起,经济案件6起,其他案件47起。办理领事认证文书610份。
边境管理走向法制化。在贯彻《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的同时,制定了行政执法21条,下发了《关于加强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地区捕鱼管理的通知》。在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的同时,各级边防委员会进行联检联查,共动用车船7000多台次。共批准生产滩地496处,下江渔船4134条,作业人员8293人。收缴一些枪支、弹药、雷管等处理违政事件134起,对当事人给予处罚。
完成了本年度的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在勘界方面,“帕”字牌地区的界桩问题已解决,拆除了骑越界设施,解决了两个岛屿的归属问题。经过全体勘界人员五年的努力,黑龙江省中俄边界勘界任务已基本完成。 (何孝廉 王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