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
199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适度。据省统计局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幅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0.9个百分点。投资率为24.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在全部投资中,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其他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增幅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分别比辽宁、吉林高6.3和23.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5%;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11.6亿元,下降5.0%;其他投资73.5亿元,下降20.1%;房地产开发投资44.8亿元,下降6.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的基本特点:1.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实现双增长。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2.投资总量增长基本适度。全省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在建总规模1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施工项目3298个,比上年增加510个;新开工项目2500个,增加497个,其中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79个,增加133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0.9亿元,增长3.5%。3.各地区投资增幅相差仍然较大。投资增幅在50%以上的有1个市,增幅在20%~50%的有6个市(地),增幅在20%以下的有5个市(地),出现负增长的只有1个地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个市(地)。4.全年投资增幅波动的区间较大。增幅最高的为5月,达到29%;最低的为8月,仅为7.3%,高低相差21.7个百分点。1-6月完成投资1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7-9月完成投资1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全年投资完成额的27.9%,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10-12月完成投资26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占全年投资的46.7%,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四季度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增加达857个,占全年的34.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全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到位资金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基本建设项目到位资金326.8亿元,增长52.3%;技术改造项目到位资金109.3亿元,下降9.3%。在全部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增长最快,全年到位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占全部资金的比重由上年的78.6%提高到83.1%。其中国内贷款为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占全部资金的比重由上年的26.2%提高到27.7%,自筹资金为24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占全部资金的比重由上年的26.2%提高到27.7%。6.商品房空置继续增加。尽管竣工面积减少47.5万平方米,但由于销售面积减少了13.3万平方米,空置面积仍达1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6万平方米,其中空置住宅158.9万平方米,增加36.3万平方米;空置办公楼5万平方米,减少1.6万平方米,空置商业营业用房18.5万平方米,增加了3.8万平方米。造成商品房销售不畅、空置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商品房售价居高不下。尽管房地产开发企业推出了多种优惠措施,但商品房的实际售价依然看涨。1997年全省销售商品房162.2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629元/平方米,比上年涨148元/平方米,其中销售住宅132.8万平方米,减少了21.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450元/平方米,涨40元/平方米;销售给个人的商品房106.8万平方米,减少了13.6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348元/平方米,销售给个人的住宅97.7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5.6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276元/平方米。二是住房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福利性实物分房仍是居民获得住房的主要途径。1997年,全省城镇竣工住宅900万平方米,由房地产商开发的仅有256万平方米,不足30%,单位和个人自建的占70%。房租相对较低,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依然很小,房地产营销市场极不发达。三是金融部门还不能给居民购房提供融资服务。购买住房是居民一次性支出最大的消费,在本省能够一次性拿出购房所需资金的个人仅占少数。本省启动该经济增长点的具体障碍还很多。7.项目小型化趋势明显。全省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平均规模为3379万元,比上年减少32万元;新开工项目的平均规模为884万元,比上年减少182万元,比全国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少54万元。在新开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有2121个,比上年增加364个。项目小型化,使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使用,也使许多项目先天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李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