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
1997年,省审计厅组织12个市(地)和61个县(市、区)审计机关,对全省1994-1996年度投入的农业综合开发(下称:开发)资金匹配、投放、使用、管理及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并重点检查了93个开发小区,138个项目工程。全省第三期开发国家验收项目42项。 在土地开发项目中,中低产田改造337万亩,开垦宜农荒地95.2万亩,改良草场23万亩,造林35.9万亩。实际投入资金总额104,239.2万元,为计划的83.2%。其中,中央投入27,200万元,为计划的100%;省、市、县、乡配套30,484.5万元,为计划的91.3%;银行贷款10,969.1万元,为计划的30%;其他资金投入35,585.6万元,为计划的127%。1.开发资金取得了显著效果。与前两期开发比较,其主要特点:一是重视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大,效果好。全省改造中低产田337万亩,建设开挖渠系2.04万公里,打机电井10,339眼,建桥、涵、闸等田间构造物2.4万座。第三期开发区农业总产值实现47.9亿元,比1993年增加30.74亿元,增长179.14%;粮食总产达到18.38亿公斤,比1993年增长158.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91元,比1993年增长118.13%,开发区人均纯收入比全省高309元,高出14.2个百分点。二是建成了一批为农业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起带头示范作用的标准化小区。据省农业开发办统计,重点检查的56个小区中有26个达到优秀。三是重视了开发区工程后期管理。从调查的几个乡镇看,一般都制定了开发小区后期管理制度,对小区工程设施及桥、涵、林、路的维修、管护以及财政有偿资金银行贷款的偿还制定了管理办法和规定,保证了小区设施的合理使用、维修和管护;为其大修、更新准备了资金;同时,相应地增加了村的积累。四是农民从开发中尝到了甜头,增强了自筹开发的自觉性。全省第三期开发计划自筹资金22,485万元,实际筹资30,043万元,为财政和银行资金投入的44.1%。五是开发资金管理有所加强。违纪违规资金比率比1995年农业投入审计的比率下降2.6个百分点;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建房、购车、经商办企业等严重违纪问题明显减少;匹配资金到位率比1995年农业投入审计时有了提高。2.开发资金投放、使用、管理中的问题。部分县(市)匹配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全省第三期开发资金应匹配33,407万元,实际匹配30,484.5万元,只占应匹配的91.3%,其中有7个财力紧张的贫困县(市)没有匹配。开发资金到位晚。国家1994年10月才正式批复本省第三期开发计划,国投资金和银行贷款大多在1994年末乃至1995年才陆续到位。因此,截至1997年3月还有30个子项目尚未全部完成。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资金仍达3628.8万元。银行贷款投放到位比例较低。投放到开发项目的只有10,969.1万元,仅占计划的30%,农发行单独投放的25,630.9万元,占计划的70%。财务管理、工程结算、质量管理还有薄弱环节。 (贺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