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科研
取得一批新成果。1.在黑河地区发现两条韧性剪切带,呈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吻合,剪切带宽2000米,岩石全部糜棱岩化,初步认为是控制金矿构造带。为下一步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提供了线索;2.大兴安岭西北部晚侏罗纪塔木兰沟组玄武岩中,发现砂砾岩夹层,为大兴安岭地区火山岩与上黑龙江坳陷的沉积地层对比、确定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演化发展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依据;3.在完达山褶皱带与宝清过渡带的结合部位,发现沉积岩层已全部糜棱岩化,并呈北西向展布,与宝清跃进山金铜矿带分布一致,为控矿构造,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线索;4.镜泊湖地区的新生代火山作用研究中取得新成果,火山由岩饼、岩渣、火山弹组成的角砾集块岩与薄层多气孔状熔岩互相形成火山锥,确定为中等一弱强度喷发,火山熔岩中发现了黑云母、橄榄石、透辉石和透辉橄榄岩包体;5.对前寒武纪变质岩进一步解体为表层岩和深层岩组合,并划分了韧性剪切带,对花岗岩作了详细划分,形成了谱系单位系列。一批地矿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嫩江县铜山铜矿床勘查》、《嫩江县关乌河大理岩矿勘探》和《阿城市热电厂供水水源地详细勘探》三个项目获地矿部找矿三等奖。《古鲁干幅1:5万区调报告》、《1:20万小佳河幅、饶河县幅区调报告》和《漠河县马达尔河1:5万区调报告》获地矿部勘查三等奖。《钻孔压浆成桩法》、《多宝山—铜山陡斜矿体深孔受控定向钻进工艺研究》、《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和《佳木斯地块北段岩金成矿条件及找矿靶区研究》获地矿部科技三等奖。 (刘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