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粮基地建设
从1981年开始,国家采取列项投资方式,分期分批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黑龙江省“六五”至“八五”期间,包括“九五”期间第一批共投资兴建了32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除“八五”第一批未建完的3个县和“九五”第一批正在建设中的7个县,其余22个县1997年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这些商品粮基地县总投资23,473.5万元,其中国投10,030万元,地方配套13,443.5万元。投资方向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田水利及农机具配套等方面的建设。16年间,共建成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112个,建设面积2.2万平方米;建设良种繁育基地5.5万公顷;新建种子仓库2万平方米;购置农机具2399台套;新打机电井4100眼;改善、扩大灌溉面积20.3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28.2万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八五”期间建设的19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粮食总产量为1366万吨,较1990年提高61%,已占全省近30%的播种面积,获得了占全省44%的粮食产量,比1990年提高10个百分点;1997年19个基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65元,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 (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