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7年全省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实现了畜禽存栏、出栏、畜产品产量、牧业产值四个同步增长。年末,全省奶牛存栏达97.6万头,比上年略增;肉牛存栏552.5万头,增长6.6%;山绵羊存栏627.3万只,增长10.5%;生猪存栏1325.2万头,增长3.5%;家禽存栏1.92亿只,增长7.7%。1997年全省共出栏牛261.9万头,较上年增长29.9%;出栏猪1435.2万头,增长19.6%;出栏羊280万只,增长20.5%;出栏禽2.35亿只,增长18.0%。全年鲜奶总产量196.7万吨,较上年增长5.5%;肉类总产量198.5万吨,增长19.8%;禽蛋产量108.2万吨,增长13.7%。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157亿元,较上年增长8%,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34%左右。二是各级领导对畜牧业生产更加重视,畜牧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全省已经出现了一批牧业强市强县,如肇东、双城、海伦、呼兰、绥化、安达等。一大批市县的牧业产值比重已经达到或超过了40%,真正实现了农村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或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力地牵动了这些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反弹琵琶”的指导思想和坚持走产业化道路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深人人心,加快了本省由畜产品自给省向商品省的转变。各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扩大了全省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1997年全省共外销生猪150万头,外销大鹅近3000万只,外销禽蛋7.8万吨,外销牛羊肉4万吨,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基本上达到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满意。除了双城雀巢、呼兰正大等龙头企业外,又涌现了松鹤、完达山、大庆金锣、富裕光明等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或产业集团,加快了全省畜牧经济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四是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各地通过继续推广五项综合技术,加强五项基础建设,扩大了良种畜禽覆盖面,提高了畜牧经济管理水平。科技在畜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了45%以上,畜牧业经济已经开始由数量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王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