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牧
1997年,全省科技兴牧以推进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规模经营、良种改良、科学饲养、草原饲料基础建设为重点开展工作。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已由上年的45%上升到47%。鸡、猪、奶牛、肉牛、羊高产综合技术应用面分别达到80%、60%、40%、30%、20%以上,推广数分别达到9024.3万只、570.8万头、28.5万头、80.3万头,85.2万只。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科技含量的增加,肉类、奶类、蛋类、毛皮类的产出量均比上年有明显的增长。这标志着本省畜牧业生产已开始由外延型、数量型、过渡型的粗放增长模式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的集约化增长模式转变。科技兴牧工作在巩固、完善五项综合技术推广的同时,向高产优质高效畜禽品配套综合技术推广发展。1997年全省共引进优良种公猪600头,良种鹅800只,良种公羊700多只,推广优质肥牛8万多头。农民绿色证书培训与常规培训紧密结合,绿色证书培训已由示范转向全面开展。1997年除组织人力编写了畜牧兽医绿色证书培训教材并印发了1万册下发全省各地市县外,还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各类绿色证书班1200多期。招收绿证学员2.5万人,已有8000多人持证从事养殖业,有的已成为养殖业的能手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实现了绿证培训无空白,县和村级畜牧兽医、繁育、草管三员全部引进培训的目标,到年末,全省培训人数已达到25万多人。 (王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