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开发建设50周年
1997年9月,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农业部共同举办了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50周年庆祝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邹家华、姜春云、陈俊生分别题词祝贺。黑龙江垦区创建于1947年。50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奉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率领10万转复官兵挺进北大荒,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先后有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经过三代北大荒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开发建设,把亘古荒原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现已形成每年向国家提供50亿公斤以上商品粮生产能力,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垦区现有土地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33万亩,林地1194.2万亩,草原450.9万亩,水面421万亩,可垦荒地976.9万亩。现有机械总动力397.7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2万台,联合收割机7287台,喷灌机1037台,挖掘机498台,农用飞机24架,机场56处,汽车1.5万辆,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现有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校7所,中专7所,中小学校406所,职高38所,已完成9年义务教育,正向普及12年教育迈进。现有17个科研院(所)、9个技术推广中心、103个推广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3%。现有职工医院126座,卫生防疫站103个,病床9133张,医护人员1.83万人。建成了2.4万公里通信线路,安装电话10.1万部,平均每15人拥有一部电话。现有电视差转台152个、有线广播站123个。140个农垦小城镇初具规模。总局下辖9个农垦分局,103个农牧场、2326个农业生产队,1978个工商运建服企业,垦区总人口160万人,职工63.5万人,各类科技人员10多万人。北大荒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现在除耕地、山林、水面、草原等资源性资产和水利工程外,资产总额达252.8亿元,到1997年垦区已累计生产粮豆1043.2亿公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672.5亿公斤,累计上交利税65.7亿元,国家累计投资的43.94亿元已全部收回;同时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 (刘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