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狠抓主财源,开辟新财源,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全年完成总产值87.27亿元;木材生产完成668万立方米,产值31.8亿元;人造板完成25.7万立方米,木片完成280万层积立方米,林产工业产值达18亿元;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75.6万亩,粮豆播种面积211.3万亩,产量达34,870万公斤;多种经营产值及收入31亿元;全行业比上年减亏918万元,减亏幅度为22.2%。在巩固和完善四项改革的基础上,改革又有新进展。以发展林农复合经营为重点,转移分流人员,累计分流122,500人,年可节约工资性支出29,400万元。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优化资本结构,成效显著。学清河,抓管理,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狠抓主财源,在强化木材生产和销售管理上下功夫;走内部节约挖潜之路,狠抓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强化了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监督。1997年人工更新造林201.3万亩,其中营造丰产林46.5万亩,累计人工更新造林有成效面积达4127万亩。实现百万亩人工林的林业局22个,10万亩人工林的林场(所)78个,森林覆被率达到74%。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监督,严格控制“三总量”,健全了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围绕治危解困抓党建,以实施党的一把手工程为载体,加强了林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涌现出30个党建工作先进典型,11个先进党组织,45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5名模范党务工作者。充实调整了81个县团级领导班子,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全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保持了林区的稳定。全森工系统紧紧围绕治危兴林和森工全行业三年基本解困工程,党政齐抓共管经济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森工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林区职工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格局,保持了林区的稳定。全系统9248名干部包扶10,201个贫困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赵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