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7年全省纺织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调整力度,生产经营工作出现新起色。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化纤行业和棉纺行业为近几年的最高水平,增长幅度分别为32.5%和24.4%。全省纺织工业在全国30个省市中的位次由16位进到13位。全省纺织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6%,比上年增长3.2%,销售形势呈逐月上升的好势头,产销率由年初的86.6%逐月上升到104.7%;全省纺织品出口收购值全年完成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具有龙江特色的亚麻产品,比上年增长1.5倍;全省预算内纺织企业实现利润-2.04亿元,比上年减亏3800万元,减亏幅度为15.7%,新产品开发104项,投产率达到85%,实现产值8.11亿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转换经营机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全省170家国有纺织企业,有3户由大变强,39家大中企业切块由大化小,4户由小变大,22户中型和112户小型企业采取下放到区街与乡企联合,股份制、租赁、兼并和出售等方式全部放开经营。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在已破产的13家企业的基础上,1997年又破产3家企业,核销呆、坏账金5000多万元,两年中处理破产资金5.5亿多元。哈尔滨纺织印染厂是连续几年亏损的大型企业,为救活这家企业,采取与乡企联合,将工厂分为6个分厂,采取多种形式分块经营,经过几年的实践,不仅使下岗职工有活干,闲置多年的设备也运转起来。延兴亚麻集团,过去亏损严重、濒临倒闭,1997年该企业在经营机制转换中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建立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到年底,这个企业已扭亏为盈,创利润103万元,成为不欠职工工资、不欠税金、不欠麻农资金和不欠银行利息的明星企业。全省纺织行业在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经济,增加了亚麻和化纤两个行业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在龙涤集团和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分别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技术中心,从新技术的研究、工程的设计到信息的反馈,研究开发体系已经形成。全年这两个中心分别开发70余种新产品,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棉纺企业利用设备、技术和相对工资低的优势,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化纤和非棉原料比例已占80%,而且产品畅销。同时在行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鸡西市纺织局利用本地资源和闲置厂房,开展多种经营,1997年全市纺织工业实现产值8000万元,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25%和27%,全行业扭亏为盈。 (张滨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