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7年是全省加快实施国省干线“OK”型主骨架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架总体发展规划,实现“三个五”公路建设发展目标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全省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取得成就最大的一年,公路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公路建设实现“千公里大跨越”和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全省公路建设完成四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133公里哈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提前一年竣工通车,实现全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325公里同三公路佳哈段比设计工期缩短一年零三个月全线贯通,受到亚行好评;46公里绥满公路牡横段的建成,创造了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工程相结合的典范;152公里哈伊公路庆安至翠峦段建成通车,进一步调动了以地方为主建设公路重点工程的积极性。这四项重点工程的相继建成,使省会哈尔滨通往各地市以高等级公路连接的辐射主骨架基本形成,极大改善了全省公路主骨架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路网水平。公路网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1997年全省公路网化工程开工117项,完成93项,总投资规模达14.4亿元,建成通车633.6公里,超目标233.6公里。地方网化和四项重点工程共计完成二级以上公路1290.6公里。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同步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全省路网通行能力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全省公路总里程达49,631公里,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3134公里,省会哈尔滨与区域中心城市和40%以上的县市都实现了以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连接。
二、适应发展,道路运输呈现良好态势。
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到1997年底,全省汽车保有量达到43万辆,全年完成客运量3.5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7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提高17.2%和37.3%;完成货运量379亿吨,货运周转量133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提高2.7%和8.2%,道路客货运量占综合客货运量的比重为78.9%和69%。高等级公路快速运输初见成效。为适应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组建了以国有专业运输企业为主体的新型股份制企业——龙运集团,投入了高档豪华客车,开通了哈同、哈牡、哈鸡快速客运,充分发挥了道路运输的优势,提高了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哈同等快速客运的开通,形成了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相互促动的局面。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进展顺利。公路主枢纽系统30年规划经交通部和省政府正式批准,哈尔滨、齐齐哈尔运输枢纽计划已下达并开始实施,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已完成选址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国际口岸公路运输取得较大发展。1997年绥芬河公路口岸过货能力达100万吨,过客能力达到50万人次,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公路运输口岸。国有专业运输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全省83个国有专业运输企业中,有3个企业实现了有限责任制改造,1个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其余企业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交通规费征收和公路建设资金筹措取得显著成效。
全年各项交通规费征收额达到264,179万元,其中:公路养路费征收148,300万元,比年计划多征收300万元;车购费征收40,199万元,比交通部下达的年计划多征收7199万元;运管费征收11,200万元,比年计划多征收200万元;客运附加费征收7480万元,比年计划多征收100万元;货运附加费征收8000万元;过路过桥费征收提前36天完成年度计划,实际征收34,000万元,比年计划多征收6000万元;地方养路费征收16,474万元,比年计划多征收474万元。各级交通部门继续推进“两个转变”,进一步调动了地方政府加快公路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贷款、集资、争取补贴、开征专项资金、引资、融资和对已建成路桥的投资回收等办法,扩大了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全省共筹措资金44.3亿元,有效地保证了公路交通建设的需要。
四、加快实施科教兴交通战略,全面加大科教工作力度。
1.对交通厅机关及厅直属系统公务员进行培训,有330人获得省人事厅颁发的公务员培训证书,机关办公效率和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2.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制定了三年培训规划,已有280人获得了交通行政执法岗位证书。3.多层次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一年来,全系统用于教育培训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全系统干部职工培训达43,600多人次。4.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厅党组决定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宿舍楼,改造实验楼,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培养师资,增强了办学实力。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已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的评审,跨入创建全国示范专科学校的行列。5.围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设计院、科研所等科技阵地作用,全年投入科研资金625万元,组织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0项,其中部分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不仅提高公路交通量,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李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