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7年,哈尔滨铁路局全面实现了“两增三保两创”的总体目标和“八个突破性进展”的具体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
1.运输生产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水平。客运根据旅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三次调整旅客列车运行图,开行精品列车,组织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巩固了市场占有份额。货运抓住有利时机,大上工作量,注意分析市场变化,采取改革运输计划,开行五定班列,建立内陆口岸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稳住了大宗货源。运输指挥系统建立“单车效益”考核激励机制,开始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全年运输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1)旅客发送量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完成11,030万人,完成部计划102.6%,完成局奋斗目标11,000万人的100.3%。(2)货物发送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16,550万吨,完成部计划15,750万吨的105.1%,完成局奋斗目标16,000万吨的103.4%。(3)换算周转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1115亿吨公里,完成部计划1059亿吨公里的105.3%,超奋斗目标3.8%。(4)运输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74亿元,完成部计划105.8%,超收4.5亿元,完成局奋斗目标103.9%,较上年同期增加9.4亿元,增长14.6%。
2.集约经营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年清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4.9%。运输总支出完成77亿元,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运输业比部计划减亏1.85亿元,工附业比计划超亏0.4亿元,运输业、工附业合计减亏1.45亿元。全年清回煤矿欠款3.8亿元。全年完成运输业减员分流人数11,496人,超计划3996人。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54万换算吨公里/人年,比上年实际提高3.2%。
3.企业内部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路局年初确定的十个方面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牡丹江分局转换经营机制试点有序推进。陶榆线改革了运营方式,国地铁联营扩大了领域。工业企业结构调整、转换经营机制工作稳步推进,出现了转机。工程施工外部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总量已超过全部产值的50%。生产布局调整在形成方案基础上,正在逐步实施。生活后勤系统行业剥离、自主经营已经起步。装卸系统推行了“五统一”管理体制,在理顺关系上取得进展。全局房改工作进展顺利,第三批售房和第三次提租全面展开;医疗卫生改革开始启动,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试行办法已经形成。积极探索了机制改革。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龙头的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和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并贯穿于客货营销、成本控制、减员提效等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为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创造了条件。
4.全面落实了多元经济“九五”发展规划,进行了多元经济结构初步调整,实施了优势开发、实业开发、农业开发、规模经营的四大战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年营业收入完成计划的109.4%。全年补充运输业工资4亿元,安置分流人员8593人。对外经济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贸易、劳务、工程等领域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集体经济继续推进企业改革,走上了由安置型向效益型发展的轨道,营业收入比年计划增长4%。
5.安全生产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围绕“强化三项内实,强攻客车安全,推进三项改革,抓好三线建设”的总体目标,实施了具有哈局特点的七个“安全管理机制”,使哈局的安全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初步进入了有序管理的轨道。全局在3月1日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之后,又连续实现三个安全百日,到12月26日实现1300天,到年底实现安全年,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6.科技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科教工作开展扩能攻关,使线路允许速度有了较大提高,提速区段占线路总延长公里的16.7%,客运列车技术速度达到60.4公里/小时,比提速前提高了3.9公里/小时,货车平均牵引总重在10个区段都有所提高。开展节支降耗攻关,推广了机车燃油低烧一号等科研成果,并应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职工教育方面,对100%的行车主要工种人员和100%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了全面考试、摸底,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培训,使职工教育进入了“循环摸底,循环培训,循环提高”的轨道。基础教育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7.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深化了以路风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强化对以车、以票谋私行为的控制,认真清理价外收费,全面深化塑形工程和“十百千站车文明服务”活动,完善路风管理机制,提高客货服务水平,稳定了路风形势。路风投诉率到三季度末由1996年末的第一位降到第九位,比上年同期减少20%,实现了年初预定的目标。 (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