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7年,全省通信网综合能力明显增强,网路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邮电业务快速发展,服务工作得到改善,取得了邮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
1.加速通信网现代化步伐,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全省用于建设电信基础网、新业务网、支撑网、服务网和邮政网的投资达63亿元,到年底,全省电信光缆骨干传输网总里程达到了2.7万公里,形成了以光缆干线网为主,以数字微波、卫星网为辅的电信传输骨干网路格局。在此基础上,开通了骨干网数字同步系列(SDH)设备,提高了通信网的传输和运行效率。开通了中俄第一条国际陆地光缆,使黑龙江成为我国国际通信的新出口。建成了哈尔滨至大连国家一级光缆干线省内段,新增本地网交换机万门,总容量达到432万门。全省电信基础网的装备水平、通信容量、结构布局、运行管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较好地适应了全省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电信服务网以及“邮政绿卡”工程等邮电新业务开发和社会的通信需要。全省邮电固定资产累计达到220亿元。
2.邮电市场开发成效突出,邮电业务持续高速增长。1997年,全省邮电部门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营发展策略,一方面积极扩大骨干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业务,培育新市场,满足了社会对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等高层次通信需要。全省邮电业务增幅连续4年超过40%,1997年达到45%,实现了省局提出的在“九五”头二年邮电业务收入翻一番的目标。1997年完成收入56亿元,是全省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在全国各省区邮电部门中也名列前茅。通信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4万元,实现了总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在全省邮电业务总构成中,邮电骨干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新业务异军突起。移动电话收入完成15亿元,连续2年增长幅度达到了100%以上,移动电话放号30万户,在全国居第五位,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61万户。无线寻呼放号31.1万户,累计达到74万户;本地网电话放号达到62.81万部,累计达到了275万部。其中村镇电话放号14.18万部,累计达到38.8万部。邮政储蓄余额新增54.2亿元,累计达到184亿元。1997年新增数据通信用户9615个,累计达到1.1万个,比上年增长了6.5倍。新增公用多媒体(169)注册用户200个,上网访问人数超过了10万次。公用电话新增2.1万部,累计达到5.5万部。卡式电话达到1.5万部。
3.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1997年,全省邮电部门广泛开展了“邮电服务年”活动,以解决用户关心的电话费纠纷、交电话费难、查询难、修装移电话机难、缺报少刊、投递不到位等问题作为服务工作的重点目标,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服务攻坚活动,各地邮电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起了以前台为标志、以后台为支承、以网络为支撑的服务工作运行新机制,大力改善服务环境,就用户反映的服务热点问题向社会承诺,接受社会的监督,努力推进服务工作的标准化、正规化,全省邮电服务工作明显改善,社会关注的服务热点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全省邮电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果,18个邮电企业跨人全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38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继续保持了全省文明单位建设先进系统光荣称号。结合邮电部门的实际,开展了邮电文化创建工作,各地广泛开展了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联合拍摄了反映邮电生活的电视连续剧,组织编撰了讴歌邮电干部职工为邮电发展建功立业的报告文学集——邮电新时代风采丛书,对于提高邮电队伍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