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俄国际陆地光缆开通
1997年1月28日,中俄第一条陆地光缆在黑龙江省开通投产。
省邮电局从1994年起,就着手进行建设国际通信网的准备工作,在建设省内长途光缆干线时,充分考虑到国际通信的需要,光缆芯线留有充分的冗余度。1995年1月25日,中俄两国邮电部在哈尔滨签署了中俄光缆对接协议。以后两国电信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光缆跨越乌苏里江的施工作业,分别在抚远和对岸俄方完成了光缆对接。中俄陆地光缆全长970公里,从哈尔滨经抚远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出口局)联接,全部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DH技术(数字同步系列),传输速率达622Mb/s。此举结束了我国同俄罗斯没有大容量、高速率长途干线的历史,将大大改善我国同俄罗斯之间通信的质量,并且通过中俄光缆,经俄境内的欧亚光缆,联接俄西部地区、欧洲各国,还可以经太平洋光缆,同日本、韩国、美国联接,对于将我国建成国际交换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孙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