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7年,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竞争激烈、困难较多的情况下,紧紧围绕扭亏增盈这一目标,深层次、高难度、大力度地进行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存款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1997年末,全辖(不含哈尔滨市,下同)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73,266万元,较年初纯增205,761万元。完成总行计划17亿元的121%,完成省行计划20亿元的102%。38个省和单列城市分行中有19家完成或超额完成存款计划,黑龙江省中行(含哈尔滨市)居第14位。全省5家银行(工、农、建、中、交)存款总额为18,324,564万元,黑龙江省中行占9.06%,较年初8.83%上升了0.23个百分点。外币存款余额为48,828万美元。全年纯增2047万美元。全年有16个省、市行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黑龙江省中行(含哈尔滨市)居第11位。全省5家银行外币存款总额为94,408万美元,省中行居第1位,市场占比68.13%。由于各项存款的稳定增长,1997年省中行还清了总行4亿元的临时借款。人民币资金自给率由年初的86.83%上升到104.01%,增加了17.18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共发行凭证式国债二期,总额为5亿元(不含哈尔滨市)。国债发行总量列全国系统第7位,且提前38天全面完成任务,多次受到总行的通报表扬。实现了全辖存款系统全年安全无事故。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资产状况开始好转。截至1997年末,全辖累计发放各项人民币贷款1,197,537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078,763万元。人民币信贷资产总额为1,074,243万元,同比增加了127,668万元。累计发放各项外汇贷款28.065万美元,累计收回贷款24,125万美元。外汇信贷资产总额为125,513万美元,同比增加8677万美元。到年末,人民币不良信贷资产余额为438,484万元,占信贷资产总额的40.82%,其中:逾期贷款94,451万元,逾期率为8.79%;呆滞贷款261,192万元,呆滞率为24.31%;呆账贷款82,841万元,呆账率7.71%。人民币不良信贷资产比年初下降17,897万元,不良比例比年初下降7.39个百分点。外汇不良信贷资产余额为39,435万美元,占外汇信贷资产总额的31.42%,其中:逾期贷款5658万美元,逾期率4.51%;呆滞贷款30,347万美元,呆滞率为24.18%;呆账贷款3430万美元,呆账率2.73%。外汇不良信贷资产比年初增加7776万美元,不良比例比年初增加了4.31个百分点。顺利实施了信贷体制改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总行的统一部署,成功地实施了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审贷分离,建立了相互制约机制,强化了信贷管理。建立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及收贷收息、压缩不良贷款等目标考核体系。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摸清了全行资产底数。保证增量优良,规避贷款风险。各级行为确保新增贷款优良率达100%,实施大户战略,认真把握投向,集中资金,集中规模向信誉好、存款多、结算量大的大型骨干企业投放,调整客户结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省行先后向龙涤集团、光明集团、金玉集团、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等大型企业发放专项流动资金贷款4.5亿元,向省邮电管理局发放短期外汇贷款1.6亿美元。由于实施大户战略及贷款的倾斜政策,一支高质量的产业客户群体基本形成。固定资产贷款用于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北满钢厂50万吨特种钢改造项目、桦林集团50万套子午线轮胎改造项目和牡丹江造纸厂3万吨铜板纸项目的评估和报批工作。经过严格把关,全年共退回和否决风险难测、把握不大的中小型项目22个。
盘活存量、保全资产取得了明显成效。按信贷统计口径,全年压缩人民币不良贷款32,340万元,完成总行下达清收任务18,299万元的166%,列全国各省、市行压缩不良资产第一位。清收回的财产折人民币1.65亿元,经大力清收和核销呆账,到年末,人民币不良资产比例比年初明显下降,结束了不良资产只升不降的被动局面。中间业务规范经营,盈利指标超额完成。1997年,全省中行中间业务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稳健规范经营,积极开拓市场,全辖业务人员齐心协力,实现了信贷、结算、存款联动,主动出击,上门服务,捕促信息、争揽市场份额。全年进出口业务总量完成14.8亿美元,数额占全省市场份额的60%。全辖实现收入8200万元,超额完成总行下达的任务。信用卡业务稳中求进,全辖发卡10.7万张,当年新增28277张;特约商户2418家,当年新增290家;交易额117.9亿元,直接消费2.2895亿元,存款余额6.7亿元,当年新增6764万元,全年信用卡业务收益957万元。外汇资金部门积极开展结售汇业务和代售外汇买卖业务,全年结售汇8.36亿美元,收入1627万元人民币,代客外汇买卖交易额1920万美元,代客债务保值3641万美元。 (毛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