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①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增林的《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建设》(《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6期),是全国第三次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入选优秀论文,并被《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出版)收录。该文认为价值观在精神文明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价值观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深层次性,提出现阶段价值观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目的,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②省社科联主席、研究员刘景林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科学研究》(《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是全国社科院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人选优秀论文。该文在阐明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趋势后,论述了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和作用,强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共建并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要协调发展。③省委宣传部刘光慧在《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3期)一文中,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④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永贵在《论弘扬敬业精神》(载《跨世纪:发展战略·精神文明》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文中,阐述了敬业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对转型期如何弘扬敬业精神提出了独到见解。该文是全国社科院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入选优秀论文,也是全省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⑤省委党校教授唐德武的《一种新社会主义观从萌芽到确立的发展》(《理论探讨》1997年第5期),文章认为,邓小平创立了一种新社会主义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这种新社会主义观的萌芽,邓小平把新经济政策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实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新社会主义观从萌芽到确立的飞跃。⑥省委宣传部潘春良、刘光慧等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理论探讨》1997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党的十五大报告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文章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纲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的新贡献、新发展。⑦省委党校教授张国胜等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加强师德建设》(《科学社会主义》1997年第2期)一文中,论述了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师德建设关系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狠抓落实。⑧省社科规划办教授祝福恩的《医治浮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理论探讨》1997年第3期)、王永贵的《加速推进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建设》(《黑龙江日报》1997年5月5日)、省委宣传部朱响应、刘光慧的《高举伟大旗帜,跨进新的世纪》(《学术交流》1997年第5期)、张国胜的《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省教育学院副教授蔡连国的《瞻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等均有较大的社会反响。 (王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