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研究
1.历史科学的变革与重构。刘爽所著的《现代社会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认为历史学的种种变化是与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走向批判的趋势相吻合的。作者对历史科学的新方向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特别对历史学的改革和重构、创新提出了见解。2.炎黄文化研究。葛志毅的《黄老帛书与黄老之学考辨》(《炎黄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一文,对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工本卷前有古佚书四种的命名提出认证,认为名之为《黄帝四经》和《黄老帛书》,应以《黄老帛书》为宜,因为它反映的是黄老之学而不是黄帝之学。3.辽朝人口研究。孟广耀的《辽朝人口蠡测》(《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5期)一文,对辽朝总体人口这个一直争论较大的问题进行研究。4.日军侵华史研究。①高晓燕等所编著的《化学战》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利用大量原始资料,揭露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化学武器,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军民的历史真相,同时对战后追究日本战争责任和日本在中国遗留化学武器问题进行分析。这一成果为国际化学武器问题谈判提供了日军所犯罪行的新证据。②杨玉林的《苏联出兵东北的历史后果》(载入《战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60)——中俄(苏)关系学术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一文,提出的主要学术观点:一是认为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的时间极短,代价极低,只是因为战略地位和战争时机的重要而起到了最后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作用。二是认为苏联出兵东北的动机是绝对利己的,但客观上却帮助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东北根据地,从而促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是最终历史后果与其初始的动机恰恰相反。苏不仅未能巩固“远东疆界的安全”,而且彻底丧失了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东西两面对敌,也是苏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5.世界史研究。左学德的《关于日本宪法性质及庄园制崩溃问题的商榷》(《世界历史》1997年8月)一文,阐明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并非某学者所说那样是区别于“钦定宪法”的“民定宪法”,纠正部分人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错误观点。作者对有人认为日本庄园崩溃始于丰原秀吉的太 检地而结束于江户时代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日本庄园崩溃始于13世纪末,结束于太检地。6.黑龙江地方史研究。省社科院历史所《黑龙江省历史问题六篇文稿》课题组的成果,论述了我省发展各阶段部分有代表性的、值得注意的特别是与现实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关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 (穆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