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
1997年,哈尔滨日报社以质量年为红线,抓好政治、质量、管理、市场、基础五项工程建设,在精心办好《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和《哈尔滨城乡时报》的基础上,新创办了《家报》和《哈尔滨日报社电子报》,改造出版了《太阳岛》月刊,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飞跃。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舆论的实现形势,从群众最关心的角度,以群众最容易读懂的语言,用群众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社会时空”、“名牌战略”、“名街效应探访”、“国企下海”、“大众视点”、“午间一小时”、“读者办事处”等名版面、名专栏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十万锭盘活了》、《万把文明伞,雨中送文明》、《捧回香港土,共圆百年梦》、《东莱,不褪色的红旗》、《尚志林地还要开多大“天窗”》等一批稿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47篇报道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赞扬。“黄金水道行”活动历时160天,记者行程2.6万多公里,发回近13万字报道;“招聘大集”重大举动吸引了数以百计的用工单位和5万名下岗职工参加,当场解决1万多职工的待业问题;97年哈尔滨市民最喜爱的商品展示活动历时4个月,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等9大类、240个品牌的商品入围参加激烈角逐;“农村文化千里行”、“好少年琴棋书画大赛”等活动也引起广泛社会反响。
《哈尔滨日报》1997年发行增长7.5%,自费订户由33%上升到43%。报社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
1997年,哈尔滨日报社集团化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报达集团采用现代化企业组织形式,运用多种股份制进行资本运营,所属企业已发展到19家。年产48万块电度表的骨干企业哈尔滨电度表有限公司8月1日试生产,这是国内首家由新闻单位控股的最大工业企业,生产出的样表经上海电力局全面检验,各项指标全部合格;报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首批30辆出租车9月7日正式上道营运,至年底盈利60余万元;集餐饮、洗浴、住宿为一体的报达公寓10月20日开业。报达集团1997年运用资金1380万元,当年回收资金400万元,创利润110万元。
1997年在省第八届劳模表彰大会上,哈尔滨日报社被授予省内新闻界惟一的劳模先进单位称号,党组书记、总编辑王建男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在全国新闻界中,王建男成为惟一的第三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赛活动“新闻人物奖”获得者。《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中国报刊月报》等报刊先后在一版头条和大篇幅刊登哈尔滨日报社新闻改革、经营管理和集团化发展的经验。 (富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