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成就
1997年配合基建考古和抢救性发掘,全省共进行了 8处较大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及标本3000余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阿城交界镇旧石器地点发掘工作
该遗址位于阿城交界镇东北0.5公里的石灰岩采矿场内,1996年10月 发现后,文物部门立即进行了妥善保护,1997年7-9月正式发掘。探明该 地点为一南北向水平溶洞,洞内堆积可分为6层,出土有人类加工痕迹的 石制品10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14个种属近2000余件,石制品质料为黑色 泥质板岩,种类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打片和第二 步加工主要是锤击法。哺乳动物的种属有梅氏犀、熊、鹿、狍子、鬣狗、 鼬、獾、兔、鼠等14个种属,有些碎骨上带有清楚的人工砍砸、切割痕迹 ,其中较完整的梅氏犀下颌骨化石在东北为首次发现,据科学测定年代为 距今7.5万年。
渤海上京龙泉府若干遗址清理发掘
为配合渤海镇公路改道工程,1997年4-10月对与道路有关的若干遗 址进行了清理和发掘,主要有3项重要发现,一是在外城北墙中央偏东处 新发现城门1座,经清理认定该城门为二期建筑;二是在内城近东北角东 墙清理出夹墙一段,墙内为当时通道,宽近6米;三是在内城东侧清理出 当时道路一条,道路两侧边沟清晰可辨,并可确认其宽为17.5米。
渤海镇白庙子村舍利函清理1997年8月25日,白庙子村民在修村内街 道时发现,文物部门立即对其进行了清理。舍利函位于夯土台基中,共有 石函、漆函、铜函、鎏金铜函、银函、金函、翠绿长颈琉璃瓶等7层,瓶 内装有舍利子19粒,清理中实测夯士台基深1.15米,南北跨度近20米,另 从附近发现的大型础石看,当时此处应有较大规模的寺庙类建筑。
金上京城西台基址、井址清理1997年夏,配合阿城博物馆新址建设时 发现金代大型台基和井址,并及时进行了清理。台基主体基础下深约1.6 米,以金代灰瓦、砖碎块分10层夹土夯垫,已知南北跨度17米,清理中发 现龙爪形灰陶建筑饰件和残断的石雕龙鬣。井址为木结构方形,井口宽 1.5米,深14米,井底清理出金代木扁担、木水桶及砖瓦等建筑饰物,这 是迄今黑龙江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口金代水井。
阿骨打墓钻探
1997年夏,对阿城博物馆新址西南约400米处的阿骨打墓周围进行钻 探,没有发现围墙,但在其东侧发现了南北宽11.4米、厚2.5米的道路。 富拉尔基老龙头青铜时代墓葬发掘为配合富拉尔基电厂贮灰场扩建工程, 1997年4-5月对其进行全面钻探,6-7月进行发掘,共清理青铜时代墓葬 12座,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及骨器,初步推断该基地年代约在春秋战国 之际。
依兰桥南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聚落址发掘 该遗址位于依兰牡丹江 大桥南侧牡丹江右岸二级台地上,1997年7-10月,为配合哈同公路建设 进行抢救性发掘,遗址可分为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辽金时代遗存, 发现房址6座、灰坑20个,灰沟5条及各类遗物500余件。
黑河市爱辉清代墓葬清理 1997年9月,对爱辉镇北风村南松林中 的8座被盗清代爱辉将军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墓葬形制皆为土坑竖穴,出 土随葬品不多,有少量陶罐、瓷罐等,铜钱发现较多,有“嘉庆”、“道 光”、“咸丰”、“宽永”通宝等。 (盖立新 马维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