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
市委书记:李清林 1944年4月生,大学学
历,中共党员,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
现职。
副书记:曹广亮 杨国俊 董克勇
欧阳庆林 王华放
市人大主任:孟广遂
副主任:富亚洲(满族) 盛祖宏 洪企鹏
高树文 陈云来 赵国胜 张金孝
薛恩华
市 长:曹广亮 1944年9月生,大学学
历,中共党员,1964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
任现职。
副市长:岳玉泉 方世昌 张松岭 尚玉金
张振藩 李春城 程幼东
市政协主席:程道喜
副主席:伍增荣 杨 林 宋恒永 谢英梅
董月勤 李 直 张春生 钱乙余
于洪保
【概况】
1997年,哈尔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11.6%和12.3%。实现财政总收入64.1亿元,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97亿元,增长13.4%,呼兰、宾县、方正和依兰四县实现财政脱补。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48亿元,增长5.3%。
农业和农村经济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亿元,增长10.5%。粮食生产夺得连续第8个丰收年,总产量达86.44亿公斤,增长2.4%;蔬菜总产量达14.28亿公斤,增长4.2%。畜牧业实现产值107.4亿元,增长17.1%,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增长13.8%、28.2%和4.4%。新增造林面积4.9万公顷。水产品产量增长8.1%。推进农业产业化力度加大,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48个,产业化经营产值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3亿元,增长11.9%。兴修了一批防洪治涝工程和水保工程,双龙、永发水库主体工程按期完工。更新大中型拖拉机857台、农具2553台(套)。农业三期开发的32个项目全部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四期开发的21个项目启动实施。改造中低产田181万亩。新一轮土地承包工作基本完成。认真清理农民负担,纠正不合理负担48项。
国有企业改革 3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已全部进入实施阶段;9户优势企业兼并了9户劣势企业,6户企业依法实施破产,盘活资产5亿元;成立了金工、天路、经纬等8个再就业服务中心;新组建电表、大众等11个企业集团和哈中发投资、哈锅阀门等9户股份有限公司;狠抓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亚麻厂、工量具集团等企业的22个项目竣工,医药、天菊集团等企业的60个重点项目投产达产,高精铝板带材、4G1发动机两个重大项目取得进展。实现工业总产值510.49亿元,增长15.1%;增加值194.81亿元,增长12.4%;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0.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55亿元,增长15.1%。商业、粮食系统连锁经营企业由120家发展到144家。供销社恢复民办性质步伐加快,新创办专业合作社40个、综合服务示范社13个。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分别增长19.8%和27.3%,旅游创汇、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1.2%和20.2%。金融业平稳发展,城市合作银行投入运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5.7%和9.9%。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2%,提高1.5个百分点。
非国有经济
乡镇企业实现产值和利税分别增长42.3%和29.7%。区街经济实现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41.1%、51.6%和72.2%,改组、改制企业已占92.3%。个体、私营经济企业发展到18.94万户,从业人员增加到44.35万人,产值和营销额分别增长37.6%和58.9%。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735家,实现总产值58.8亿元,增长59%。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411.16亿元,增长12.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4.8%提高到55.1%。
对外开放 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8.48亿美元,增长2.2%。在俄罗斯设立了2个保税库,建成了中国商品一条街,建立了3个办事处。完善了市进出口集团公司资产一体化经营体制,29户大中型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内陆铁路货运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8.5%。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10亿元,涉外税收5.8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市比重达34.4%。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阶段,实现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6%和20%。执行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项目526项,完成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增长13.7%和12.4%。
科教兴市 落实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9项,取得科技成果1107项,其中具有国际水平的占16%,重点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335项。1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重点中试项目2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4亿元,增长1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1.6%。依法实现了教育经费增长超过财政增长。
人民生活
职工年均工资达5105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33元,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2.2元,增长5.9%。市场物价平稳,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分别控制在1.8%和4.5%,低于国家控价目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进展较快,参加失业保险的国有、集体和三资企业达7176户,职工113.3万人,国有企业覆盖面达96%。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有13个乡(镇)、137个村、61,129户的27万人摆脱贫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脱贫目标。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7.81平方米。新增城市公交线路8条,更新车辆192台。发展管道煤气用户5万户。市区电话普及率由每百人24.6部提高到30.68部。
【中央大街综合整治工程】 中央大街综合整治的核心是建设集商服、旅游、休闲为一体,荟萃建筑精品于一街的步行空间。整治工程从1997年3月全面启动,6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主要实施五大工程。交通组织工程:打通和拓宽一面街、地段街、尚志大街、安国街、霞曼街5条道路,维修9条侧街,修建23处交通灯岗,新增8处停车港湾,辟建11处停车场。退路进厅工程:组织中央大街沿街及两侧占道的近1000户业户退路进厅,拆除各类占道设施。步行空间主街工程:自经纬街至友谊路对中央大街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建设5个休闲区,设置相应设施,全面更新整饰人行步道,辟建11处小型绿地,形成步行休闲空间。立面整饰工程:对沿街71栋建筑统一进行整饰,对一般建筑立面做欧式化处理,同时对200多商家店面进行整治。灯饰化工程:全面更新主街路灯,形成夜间风景线。
【马家沟综合整治工程】 一期工程于1997年12月5日竣工,历时268天,初步实现污水变清的目标。两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1.97亿元,完成六项工程建设任务。一是污水截流工程:沿马家沟南岸建设的21公里截流管线全线贯通,其中新建12.5公里,改造7.3公里。二是清水水源工程:马家沟上游工农水库于1997年5月30日全面竣工并正式蓄水,库容能力达347万立方米。三是河道整治工程:完成了市区段全线清淤和堤坡整形。四是溢流堰工程:12道溢流堰已全部完成混凝土坝基和橡胶坝袋安装,并配套建设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形成了市区段21公里河道水体控制能力。五是环境整治工程:全线清理了两岸环境,建成了黛秀公园、动物园、儿童公园、东直桥段、南岗中心区段等各具特点的河岸休闲游览区。六是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区征地59公顷,建成方渠1.1公里,开凿井眼30个,建成两个直径60米的大型沉淀池,形成日处理40万吨污水的能力。
【索菲亚教堂广场综合整治工程】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1923年重建,是拜占庭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消除索菲亚教堂的火灾隐患,恢复教堂历史风貌,提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1997年6月,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圣·索菲亚教堂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主要实施五项工程。拆迁工程:共动迁居民79户、临街个体工商户19户、占道摊床53户、金太阳精品城个体业者210户、公企单位8家,拆除房屋1.4万平方米。教堂建筑修复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教堂内外8个方面、357个单项进行补修、装饰,恢复教堂历史风貌。广场建设工程:新建一处6640平方米敞开式建筑艺术广场,与教堂建筑相呼应。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配套工程:建成高标准地下水冲式公厕,并配套建设教堂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清理迁移透笼农贸市场及所有摊床、商亭,实现退路进厅,恢复透笼街交通功能,拆除天鹅过街天桥,改建兆麟街教堂一侧的人防出口;对建筑物立面进行粉刷;迁移一座变电亭。工程于9月1日竣工。
【打通拓宽红旗大街工程】
红旗大街是贯穿哈尔滨市4个行政区、连接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4个住宅新区的南北交通干道。道路全长10.2公里,打通路段长4.7公里,规划红线宽80米,工程总投资1.4亿元。采取以地生财办法,由企业先行投入、后期运作土地补偿,落实征地资金4228万元;运用住宅建设新机制安置动迁居民1000多户,消化安置费用3000万元;采取企业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后期通过经营回笼办法,投入2872万元建设饮水、排水、煤气、电信等地下管线设施,政府仅投5000万元。新建机动车道面积9.81万平方米,非机动车道面积4.35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07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9月20日竣工通车,被评为省、市级优质工程。
【红旗试点小区全面完工】 红旗试点小区是哈尔滨市为解决危房棚户区居民居住问题而建的新型居住小区。小区规划建设用地26.8公顷,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32,574万元,已入住居民6600户。该小区以街心花园广场为核心,立面装修、色调、建筑符号等都突出欧式建筑特点。小区绿地面积9.6万平方米,占小区面积30%以上。街心花园广场融合了东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兼有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及北京圆明园特色。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红旗试点小区建设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先后荣获了工程建设质量“鲁班奖”和全国安居工程优秀小区的荣誉称号,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
【哈尔滨市政府着重办好十件实事】 1.做好扶贫工作,为61,129户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超计划69.4%;实现了13个乡(镇)137个村的27万人脱贫。2.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市安排就业和再就业人员11.5万人,超年计划43.75%。3.保持市场繁荣活跃和物价基本稳定,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1.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4.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新建4个标准化基地村,进一步完善了20个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三菜面积24.48万亩,商品量达3.91亿公斤,超计划24.1%。5.提高人口素质,搞好“普九”义务教育,100%人口地区实现“普九”计划目标,超计划2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1‰,低于目标3.09‰。6.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按时完成巴彦县、呼兰县、香坊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试点工作,经专家认定,验收合格;马家沟综合治理实现了污水变清水。7.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如期全面完成全长1357米地道桥,4万平方米地下商场,1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阳光大厅和两座辅桥,并投入使用;年底亮灯率达到95%以上,新增253条街路路灯,创本市历史最高水平。8.改善商服经营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前4个月打通拓宽了5条道路,实施退路进厅、步行空间主街建设、建筑立面修饰、灯饰化等4项工程;完成了集商服、旅游休闲和建筑艺术鉴赏为一体的步行街。9.继续推进住宅建设新机制,市区住宅竣工347万平方米,回迁进户1.47万户,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7.81平方米;完成5245户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的解困任务;新增煤气用户51,668户。10.实施“长治久安”工程,保持社会稳定,全年刑事案件立案26,001起,破获14,411起,其中重特大案件立案14,181起,破获7864起;经济案件破获1643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175起,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
【取缔关闭或停产15种污染严重的53家企业】 对现有年产5000吨以下小造纸厂、年产折牛皮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年产500吨以下的染料厂以及采用落后方式炼焦、炼硫的企业,土法炼砷、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以及生产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等15种污染严重的53家企业进行了取缔、关闭或停产。
【红军街博物馆广场交通工程】 红博工程是集市政道桥、人防工程、商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工程,投资总概算为3.13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为两年。工程建设包括地下交通工程、地下人防及商业工程和民益街地道、河沟街立交桥。改造后的博物馆广场环岛直径为70米,下层的地下商场与现有国贸城地下商业街衔接,形成了一条贯通的商业网点,下二层为直行地道及商场停车场。环岛中部为阳光大厅。红博工程共完成道路长度1395米;完成工程建设面积14.97万平方米,其中:人防土建主体4.95万平方米,道路新建补强10.02万平方米;完成钻孔桩浇注1529根,预制砼板梁2583片,完成土方挖运4818万立方米。 (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 杜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