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县
县委书记:佟 彦
1948年2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王吉烈
县 长:王忠新
1949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2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任现职。
副县长:严宝昌 孙申才 韩 臣 王春清
张凤兰(女) 马冰哲 张希清
县政协主席:韩永礼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308元,比上年增长21.2%;财政总收入完成21,601万元,增长28.2%,列全省第4位;地方级财政收入13,323万元,增长26.6%,其中工商税收完成8914万元,增长30.1%。
农林牧渔业产值实现12.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2508元,增长6.1%;粮食生产连续8年获得丰收,粮豆薯总产达9.22亿公斤。按新统计口径,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7.2亿元,增长40%;利润实现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税金29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1%。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9%,全年造林绿化总面积1533公顷。
工业总产值完成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乡以上销售收入15亿元,增长22.1%;乡以上工业利润实现4719万元,增长12.4%;税金4086万元,与上年持平。落实工业技改项目10项,完成投资8233万元,开发新产品5种。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集市贸易成交额6.5亿元,增长16.1%。注册个体工商户达到12,554户,私营企业达237家,从业人员达2.18万人。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8%;保费收入实现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7%。
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投资1.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997年,新批准进区企业23户,其中19个项目开工开业,投资总额达6.4亿元。开发区累计进区企业达到110户,其中外资企业33家。工业总产值实现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协议外资额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3%;到位28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7%;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是上年的2.13倍。
全年共进行各类建筑工程44项,近20万平方米。投资700万元,新建了第三热源,县镇集中供热能力达到100万平方米。投资300万元,完成了二水厂扩建一期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1.25万吨。城区植树3万株,新植绿篱6000延长米,新铺草坪2万平方米。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2万人,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6%。铺装砂石路110公里、77万平方米,新建农民住宅30万平方米。
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6项,协调落实资金391万元,科技三项费用达到了财政年度支出的1%。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计划生育率达98.3%。
【县残联获“残疾人之家”称号】 5月13日,呼兰县残疾人联合会作为黑龙江省残联系统惟一的一个先进集体,出席了全国第二次自强模范及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命名为“残疾人之家”的最高荣誉称号。
【县武警中队被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称号】 呼兰县武警中队政治信念坚定,军事素质过硬,忠实履行武警部队神圣使命,中队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多次受到武警总队、支队和省、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1997年,被武警总部评为全国7个基层建设标兵中队之一。
【成为全省畜牧业三强县之一】 围绕黑龙江正大、金星乳业集团,康金生猪加工、鹅裘皮等项目,大力发展肉鸡、奶牛、生猪、鸭鹅等畜禽品种。全县百头牛场发展到22个,千头猪场38个,万只鸡场245个。畜牧业产值达到6.9亿元,占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3.9%,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畜牧业三强县之一。
【县第一个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竣工】 总投资900万元,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场地面积2.47万平方米,采用国际标准建设,看台能容纳1.5万名观众。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在已有第一、第二热源的基础上,又投资700万元,新建了第三热源,县镇集中供热能力达到100万平方米。 (呼兰县政府办公室 范术堂 刘吉润 赵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