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讷河市

  市委书记:王 昶   1946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参军,1997年9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于春兴
    市 长:王凤忠   1960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0年参加工作,1997年10月任现职。
    副市长:李国仁 杨 越 李秉生 刘庆余
     冯玉龙 刁齐龙 隋占峰
    市政协主席:徐志坚
    【概况】   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6.9亿元,比1996年增长15.9%;工农业总产值41.7亿元,增长21.1%,其中,农业总产值22.6亿元,增长8.8%;市属工业产值4.56亿元,增长10.7%;粮豆薯总产12.3亿公斤,增长7.9%;乡镇企业增加值21,790万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9.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9亿元,增长19%;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2904元,增长8.4%。1997年被评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标兵、财政工作先进单位、农科教结合先进单位。
    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业生产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获得第15个丰收年。粮豆薯总产实现12.31亿公斤,比1996年增长7.9%。农业总产值实现23.2亿元,增长11.6%;畜牧业产值8.2亿元,增长17.1%;林业产值实现4100万元,增长15.8%。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坚持系列开发上项目、精深加工上水平、集团发展上规模,重点开发了马铃薯、麦豆、畜禽饲料、蔬菜和建材五大系列产品,组建了大兴企业集团、银河淀粉集团和鲁民粉条集团三大集团。同时,一村一品、一屯一品的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一良的香瓜、黑龙的养猪、鲁民的粉条和友好的矿泉水等远近闻名。全市已有20%的乡村形成规模经营的特色经济格局。通过验收,全市小康村已达到123个。乡镇企业形成了粮油加工、淀粉生产、畜禽饲料和建筑建材为主体的四大企业群体,实缴税金1800万元,增长21%。通过举办“中国马铃薯之乡”新闻发布暨经贸洽谈会和参加哈洽会、观鹤节等经贸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繁荣。
    工业生产稳步上升,主导产业作用日趋突出。199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8.3亿元,比1996年增长36.9%;销售收入21.2亿元,增长40.4%;税金5864万元,增长13.7%;利润6724万元,增长25.2%。深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围绕马铃薯、豆麦、畜禽和饲料系列开发,加强了一批规模较大、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启动“双停”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启用能人、委托经营等方式,先后启动了造纸厂、兽药厂、讷河油脂厂等11户“双停”企业,盘活资产4124万元,安置职工1941人。犬力进行技术改造,共开发新产品15种,实现产值2400万元,利税700万元。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比1996年增长7.5%。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已发展集贸市场37处,乡镇大集17处,集贸交易额达到1.3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个体业户已发展到27,353户,私营企业461家,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46.4%;产值实现2.4亿元,增长100%;营业收入实现3.9亿元,增长30%;税金实现40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8个,市级文明单位65个,县级文明单位587个。科技工作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教育工作通过了国家的“两基”验收和复检,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全国“两基”先进市、全国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单位等,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率达到99.34%,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全面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播电视工作通过了全省广电系统建功立业活动检查验收,有线电视网开始向乡村延伸;邮电通信已同全国联网,基本实现了传输数字化和交换程控化。 (讷河市档案局 阎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