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泰来县

  县委书记:石 发   1944年9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11月参军,1996年10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刘景武
    县 长:田玉文
    1948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毛自然 韩德祥 戚秋野 黄大庆
     帅秀军
    县政协主席:陈继学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9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6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0%。财政收入实现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农业
    粮食总产达到41.7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实现农业总产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牧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44亿元(新口径),上缴税金7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6.1%,林业、渔业等其他各业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实现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756万元,实现税金88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和8.2%,主要产品有啤酒、水泥、机制纸和汽车配件等。
    财贸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与上年持平;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0,008户,从业人员达到20,497人;私营企业发展到50户,从业人员达到206人。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625万元,比上年增长52.7%,占全县工商各税的21.5%。
    城乡建设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完成县城北一道街白色高级路面、中央街高杆灯等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了村镇建设,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34.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教科文卫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普九”工作进展顺利,职业技术教育取得新进展。全县有标准小学5所,合格小学75所,基本合格小学82所,占小学总校数的90%;基本合格以上初中20所,占初中总校数的95%。全县升入专科以上高等院校的学生252人,升学率达到47.5%。全县共实施各类重点科技计划22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有线电视总入户达到4500户。医疗卫生事业又有新发展,增设了CT、麻醉机等医疗设备,提高了临床诊治科技利用率;卫生防疫、地方病防治、爱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都有新的提高。
    【土地资本经营】   所谓土地资本经营,即由政府组织,财政投入,开发国有宜农荒原,通过对外发包,收取租金,纳入县财政收入的一种经营模式。1997年,全县县、乡两级实行土地资本经营面积22.8万亩,总投入1100万元,种植水稻、大豆、小麦等9种作物,土地资本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大力发展以绿豆、白瓜、花生为主的特色经济。1997年,种植绿豆30万亩、白瓜5万亩、花生5万亩,年产绿豆2.25万吨、白瓜籽1400吨、花生6250吨,总收入达1.1亿元。且所产绿豆远销江苏、上海等地,备受青睐。白瓜籽、花生也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全面实施振财亿元工程】   突出加强了“五大财源”建设,即:强化县办工业,涵养骨干财源;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扶持新兴财源;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壮大基础财源;大力兴办乡镇“三场一园”,培植支柱财源;坚持开展“两放一创”工作,发展替代财源。通过加强五大财源建设,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县级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1997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果树产业初具规模】
    本县为果树生产基地县之一,把果树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全县已发展果树6.7万亩,其中有2.5万亩到了丰产期,产量达7000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自1993年起,调整了全县农村的产业结构,专门抽调人力成立了果树办,对全县宜林两荒资源进行踏查。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科学规划。每年全县至少以1万亩速度发展果树生产,将建4条果树带。他们采取专项投资、建标准果园等办法,实行规模推进,带、园、院同步发展,多次请省园艺所技术员来此讲课、传播技术,同时抓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的推广,已发展6个100亩以上的果树示范园,引进60多个果树品种进行试栽。1997年投入果园打井资金400万元,打抗旱井303眼,使新栽的1.3万亩果树在大旱之年无旱象,不但保证了果树栽植成活率,而且农民间种收入可得260万元。 (泰来县政府办公室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