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
市委书记:张文树 1944年9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1997年11月任现职。
副书记:丁乃今 韩守信 吴 炜 武贵发
市人大主任:刘继民
副主任:王稔年 刘崇举 姚 彬 刘永斌 翟增仁
市 长:丁乃今
1953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1997年11月任现职。
副市长:苏 德 邓 华 任振民 符凤春(女) 张 森 曹国辉 朱成富
市政协主席:张文树(兼)
副主席:姜 冷(女) 刘化久 杨宝琛 栾庆华 赵伟光 姜永贵 刘景民 单志录
【概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农业连获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3.09亿公斤,比上年增长7.5%。农业总产值达39亿元,比上年增长9%。农业增加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0.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建设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水稻蔬菜棚室群5个,迪卡猪基地10个,有6户企业被列为省级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玉米大双覆栽培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52.6%,水稻旱育稀植和超稀植面达80%,大豆垄三栽培面89.3%;全面实施了丰收工程、菜篮子工程、林果山工程、草变肉工程等四大工程;实现乡企跨越工程的稳步发展,组建国家级乡企集团2个,省级6个,市级8个,实施股份制经营的乡镇企业达1156户;抓了特色农业和旱作农业,全市已建成各种专业乡22个,专业村屯139个,比上年增长15%。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整体效益稳步提高。全市以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实施政策倾斜,在搞活国有企业上下功夫,把资金投放到重点骨干企业。列入达产达效计划的20个重点项目,完成产值4.2亿元,利税4300万元,盘活存量资产2.6亿元。对14户企业进行了改制、改组,占大中型企业的26.4%。有70%的小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和组建7个企业集团。地方工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47.3%。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4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利税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了产值、利税同步增长,利润突破了亿元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
商贸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涨幅保持了较低水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居民消费价格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平均涨幅分别控制在4%和1.7%左右。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7.4万户,实现产值13.3亿元,上缴税费1.2亿元。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全市财政收入完成4.2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807万元。市级完成1.58亿元,增长8.36%。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6.7亿元,比年初增长20.8%;各项贷款余额为118.7亿元,比年初增长17.9%。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鹤大公路(201国道)鸡西境段工程、邮政枢纽中心、公路货运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市区供热、供水管网改造、15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以及MMDS闭路电视工程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6.8平方米,农村人均建筑面积达19.9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59.66%。认真实施《环保法》,完成了市长环保目标。通过验收,巩固了全国卫生先进城成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0.2%。
以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为重点,实施大开放大经贸战略。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三资企业新增14户,发展到165户。边境贸易总额完成35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开展以盘活存量资产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全市共盘活存量资产3.7亿元,占闲置资产总额的72%;利用“四闲资产”进行招商,到位资金达9.1亿元。全市27户重点骨干企业已全部与“四大”进行了挂靠联合。引入国外企业对本市11户骨干企业进行嫁接改造。组建了工业硅、石墨、白瓜籽和边贸集团,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规模经营。全市对7个国家和地区劳务输出1130人次,创汇636万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77项,实现产值7700万元;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8项,新增产值2098万元;推广农业新技术154项,农业科技含量达65%。全市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先进技术覆盖率达70%,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上年增长50%。黑龙江矿院、八一农大两个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发挥了作用。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取得成效,受到国家教委好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砖瓦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9%,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地区达98%。在各级医院开展了“创优质服务百佳医院”活动,全面推行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承诺制。规范了医疗、药品、食品卫生市场,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所有县(市)区都开通MMDS闭路电视工程,建立了有线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工作进入省一流行列。《鸡西市志》在全省修志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市(地)级惟一优秀志一等奖。一批文艺精品在省和国家大赛中获奖。成功地组织了以“庆七一、迎回归”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系列活动。有131人参加16次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奖牌65枚,其中金牌14枚,全市共举办市级比赛16次,参加人数2100余人次。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出生率10.6‰,计划生育率达到95.9%。
【优化资本结构】
鸡西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后,抓住机遇,突出主题,精心准备,大胆突破,促进了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给企业卸了包袱,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实现了产值利税同步增长;促进了资产优化重组,资产向优势企业流动;通过冲销呆坏账准备金,降低了费用,提高了企业效益,促进了扭亏;促进了招商引资,活化了资金,使企业资产素质明显提高,吸引了国外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开发。进一步拓展股份制试点领域,规范完善了一批公司制企业。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产业带动力的重点骨干企业,积极推行集团化经营,促其实现资本扩张,加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市组建各类企业集团30个,其中国家级乡企集团2个,省级集团11个,市级集团17个。在放开放活小企业方面,把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融为一体,配套推进,全面实行制度创新,取得了四个方面的突破:以学诸城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有新突破,已进行各种形式产权制度改革的有798户,占全市企业的85.3%。以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为主要形式的委托经营有新突破。委托经营企业53户。以市场规律为原则,小企业依法破产有新突破,全市有79户企业破产。以资产优化组合、合理流动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兼并有新突破。兼并企业17户,出售28户。
【实施大经贸战略】 充分发挥虎林吉祥口岸和密山档壁镇口岸的作用,以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主导,扩大南联北开,实行了优势互补;搞活工农业产品营销,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推进了商业企业双向经营,拓宽流通渠道。在加强市内以果、菜为重点的副食基地建设的同时,依托现有地方轻工产品和国内名优产品,在俄罗斯建立中心批发市场,强化南联的吸引力。边贸由民间自发的、分散的、少量的小流通向政府有组织的、比较集中的、上规模的大流通转变。开发旅游资源,建立了以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等为重点的沿江、沿湖、沿边旅游景点。加快大通道建设,为商品流通创造物质载体,完成鹤大公路201国道鸡西境段一期工程,开通鸡西至北京的直达旅客列车,为实施大经贸战略奠定了“硬件”基础。
【开展“典型宣传年”活动】
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树立推广10面红旗、11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典型和经验,并号召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在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各行各业和干部群众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先进、争先创优、弘扬正气、鼓舞斗志的氛围,进一步推动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鹤大公路鸡西境段一期工程竣工】
鹤大公路鸡西境段建设工程是1997年全市三件大事之一,该工程由鸡图公路零公里处至鸡西市与七台河市交界处,全长46.15公里,路面主干线宽22.5米,总投资5.6亿元。整个工程修建桥梁17座,涵洞86道,工程填挖土方总量560万立方米,完成65%的桥梁及全部涵洞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8亿元,完成工程总计划的53%。工程规模之大,在鸡西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鸡西市政府办公室 杨一平 蔡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