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
县委书记:于 祥 1952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刘廷永
县 长:李连发 1952年2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11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杨晓明 丛祥荣 康 文 李忠孝 张丽荣(女) 杨大军 姚 勇
县政协主席:白宝贵
【概况】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荣获全省管党、信访、乡企、体育、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多项工作在省创一流,在市站排头。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实现19.40亿元,销售收入实现17.58亿元,利税实现2.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4%、28.4%、17%。其中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79亿元,销售收入实现9.69亿元,利税实现1.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23%、17%。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8.5%;粮食总产量达到3.41亿公斤,比上年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5元,比上年增长8%。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兴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0%,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财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零售物价指数涨幅控制在1.7%。工商税收完成6402.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8%。财政收入实现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非国有经济
乡镇企业总产值(按新的统计口径)实现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3%;销售收入实现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利税实现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6,984户,私营企业达到258户,均比上年增长5%。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0户。
文教 “科教兴县”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教育、文化、卫生工作稳步推进,有456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计划生育率达到95%。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八楞山水库竣工】
八楞山水库1991年开始第三次复建,历时6年多时间,按照国家批准和要求的工程规模、质量标准全面完成。八楞山水库是穆棱河右岸支流南黄泥河上游控制性枢纽工程,属穆棱河流域规划重点骨干工程之一。总库容0.99亿立方米,总工程量为133.2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805.59万元,可灌溉水田12.4万亩,保护耕地6万亩。使下游堤防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达到部颁标准】
从1996年起至1997年9月末,共投入资金877万元,通电率超标准完成任务。其中,乡村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到99.9%,比标准超出4.5个百分点。供电保证率有明显提高,基本上可以满足2005年以前全县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其中,排灌用电供电保证率达100%;乡村居民生活用电供电保证率达99.9%,比标准超出9.9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截至1997年末,全县个体私营业户已发展到17,125户,其中私营企业2155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2.63亿元,销售额7876万元,上缴税费560万元。全县个体私营业户注册资金总额达到3.5亿元。经营触角呈双向延伸态势,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一批城镇个体私营业户把经营触角伸向农村。
【实现信访工作“三无县”】
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使大量的信访问题都及时得到解决,成为无上访老户、无越级集体上访、无信访积案“三无县”。针对新旧体制转换中信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健全和完善了“领导抓信访工作制度”、“领导定期接待信访工作制度”、“领导包案制度”等八项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各部门各单位评优创先、干部职务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领导干部遇到上访案件不出面、绕道走现象的发生。全县各基层单位就地解决信访案件228件,占全县信访总数的82.5%。为及时掌握信息,县委县政府专门聘请了一批离退休老干部在全县重点企业和乡村设立专兼职信息员470名,形成了以县信访办为枢纽,以企业、乡镇为环节,以村屯和车间为基点的三级信访信息网络。对于一些影响较大、难度较大、基层难以解决的群众上访案件,县委县政府实行领导包案,通过现场办公、跟踪调查的形式做到快查快结。 (鸡东县政府办公室 胡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