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胡祥鼎 1945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1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志斌 王慎义 胡友贵
市人大主任:王振林
副主任:岳崇孚 杨庆海 何明志 徐宝贵 王明德
市 长:王志斌 1949年12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任现职。
副市长:徐维众 李树泽 张文学 郭 力 丁桂英(女) 付连斌
市政协主席:张剑峰
副主席:吴 慧 于文泉 王子凌 沈 明 马成果 马秀芝(女) 刘宏基 唐绍文
【概况】
1997年,双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8.3%、8.8%和13.6%。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完成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农业总产值实现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粮食总产量达87.9万吨,比上年增长11.3%;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畜牧业总产值实现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2477元,比上年增长12.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4,533万元,支出44,382万元,收支相抵,略有结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7元,比上年增长4.5%;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全市零售物价涨幅控制在1.6%以内,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0%。
【产权改革初见成效】
1997年,全市大打了一场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推动了思想大解放,企业走向市场的步子加快。各企业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出售转制、破产重组、外联嫁接三条基本途径。着眼于企业制度创新,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确定为主推模式。多数企业产权基本明晰,已完成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112户,为下步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2.启动了一批双停企业,盘活了部分存量资产。市直工业企业卸掉和剥离债务6亿多元,活化存量资产3.8亿元。3.推动了上层建筑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机构改革开始起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业经济出现转机。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双鸭山市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83个,其中农村3309个,年创产值16亿元。宝清县专用油脂厂、集贤县复烤厂、宝清县农贸总公司、饶河县的东北黑蜂原种厂等一大批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户办“五小”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全市已初步形成100万亩大豆生产基地,50万亩水稻生产基地,15万亩的烤烟生产基地,400万平方米的棚室蔬菜生产基地。白瓜子、红小豆、甜叶菊、菇

、大蒜、葵花籽等特色品种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全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市场120多处,初步形成了以市、县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为集散地,以农村大集为补充的全面放开的商品市场框架。
【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普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90.46%的人口地区实现了“普九”目标,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市新建第一中学实现了简易搬迁。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多渠道筹措资金12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合理调整了中学布局。成立了1所市级重点高中第三十一中学,增设了2所新的初中,基本上解决了市区校舍拥挤、生额过大的问题。改革职业高中招生办法,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50%。全市职教工作在全省评比中名列第一。宝清县职业高中还被推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公路网化建设取得了突破】
1997年是全市公路网化建设全面启动实施的一年。依饶公路福宝段二级水泥砼路面改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投资1.6亿元,为总体形象进度的50%,预计1998年10月1日竣工通车。如期完成了岭西二级水泥混凝土公路改建工程,使市区西出口交通拥挤的状况初步得到改善。岭东公路大修工程按期竣工,为煤炭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哈同公路集佳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全长76公里,宽14米,总投资为9亿元,计划1998年5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建成后将成为对外开放的一条黄金通道,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致富之路。此外,依饶公路河西段工程、宝清段延伸工程、兴友段改建工程均为二级白色路面,总投资9825万元。征地、运迁、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在建和拟建的贯通外市县的几条主要公路都将改变全市处于“盲肠”位置的现状,打开对外开放的通道。
【通信邮电业有较大发展】 1997年,邮电通信业全年固定资产投入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1%,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6亿元,使全市通信建设及能力实现了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综合通信能力显著增强,通信网规模迅速扩大。完成了市话程控交换机扩容1万门,比上年增长19.08%。全市公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累计已达6.24万门,双鸭山地区已建成GSM移动通信机站20处91个载波,建成模拟移动通信机站9处302个信道,基本实现了全市四县、四区、乡镇厂矿移动通信数字、模拟兼容的全网覆盖。加大线路工程建设力度,机线配比失调问题有所缓解。共完成线路通线工程26项,敷设地下电缆管道14.7公里,架设光纤通信电缆132.4公里,实现了市、县、区、矿及乡镇间通信传输光缆化。通信网技术层次明显提高,现代化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市通信规模已初步建成包括光纤传输、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多种先进通信手段并存,覆盖全市城乡的公用电信网络以及铁路、公路综合利用,微机管理,具有多种业务功能,四通八达的邮政通信网。1997年又新开办968信息台,会议电视网已扩展到所辖各县区,DDN用户比上年增长100%,分组交换用户比上年增长14.3%,新发展中文国际互联因特网用户20户,电子信箱4户,为全市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过渡,最终实现邮电通信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达到多媒体通信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大“科教兴农”力度】 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779期,培训农民及县乡村干部11.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000人次,发放绿色证书550本,达到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产中,共重点推广30余项增产技术,其中推广玉米大双覆30.5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推广水稻旱育稀植42.7万亩,比上年增加14.2万亩。全面推进了选种优良化、培育基地化、引种标准化、试验多样化。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全市共落实试验田220亩,示范田67万亩,高产攻关田46万亩,极大地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技进步因素在农村经济中的增长比重达到了40%以上。
【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加快】 继续深化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全市村以上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383户,占总户数的69%,组建省级企业集团1个,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实施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开发战略和走全民开发、开放开发之路,新上和技改项目145个,其中千万元项目3个,五百万元项目7个,百万元项目35个,新创产值1亿元,利税760万元。在项目开发中,引联项目13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64个,分别占9%和44%。按新口径统计,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94,786万元,增加值实现24,635万元,营业收入实现95,650万元,利润实现3446万元,实缴税金实现6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23.8%、24.1%、16.4%和12.6%。出口交货额实现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
【创建“六强”乡镇党委活动】 双鸭山市在认真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同时,在全市乡镇中广泛开展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强、干部队伍政治上强、经济发展路子导向作用强、领导班子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干部队伍带动作用强、规章制度约束力强”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六强”乡镇党委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共调整党委书记10人、乡镇长15人,其他副科级干部54人、党委成员41人。通过整顿,配齐了乡镇党委班子,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领导干部占93%。先后调整了134个村党支部班子、118名党支部书记、212名支委,调整了251个村级组织、567名村级组织成员。市委共树立39名村党支部书记典型,其中有6名被省委授予“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称号。各乡镇在整顿中根据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了产业结构。上半年,全市乡村两级完成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8%。全市共清回不合理占用和包种土地52,725亩,退还集体财物合计103.6万元,还处理社会治安案件268起,处理违纪党员129人。年初以来,各级党委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8期,受训面达到党员、干部总数的85%以上。市委重点抓了村务、财务公开化制度的推广工作,全市593个村都实现了村务、财务公开。 (双鸭山市政府研究室 刘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