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集贤县

  县委书记:张春达   1946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3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张景华
    县 长:由 英(女)
    1955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陈本杰 崔振发 张惠荣 孙 波 朱昌福
    县政协主席:张得晨
    【概况】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2.12番。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27亿元、1.86亿元和1.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13.5%和10.1%。
    农村经济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5.22亿元,比上年增长4%;农业总收入实现8.6亿元,比上年增长9.4%。粮食总产量实现3.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20元,比上年增长8.6%;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地方工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销售收入实现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受烤烟市场影响,利润和税金比上年有所下降,实现458万元和1780万元,分别为上年的89.8%和89%。
    商品流通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2.65亿元,比上年增长6%。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新增个体业户1328户,总户数达到10,166户;新建2处市场,市场总数达到39个。
    宏观调控
    全县零售物价涨幅回落到2.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了增收节支力度,全县可用财力达到72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财政支出实现71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县城乡储蓄余额实现7.3亿元,比上年增长29%。
    社会事业   “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高标准一次性验收,为大专院校输送352名新生,连续4年突破300人大关,第四中学新建3000平方米教学楼,职教中心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6.92%,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39‰以内,比上年下降0.33个千分点;为城镇1200户居民新上了有线电视,总数达到5000户。
    社会治安
    全县综合发案191起,破获率62.3%,打掉犯罪团伙37个,成员92人,在严打专项斗争中,获全市第一名,取得“五连冠”好成绩。
    城乡建设
    投资35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建设.完成4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总面积1.54万平方米;维修主次干道6条,总面积1.6万平方米;维修巷道31条,总面积1.54万平方米;新建公厕10座;完成福双路北段路灯安装。村镇建设新建住宅11.9万平方米,道路铺装299公里。投资4800万元,完成福宝公路集贤段建设工程量的75%,竣工路段10公里。
    种植业
    在粮食生产上,坚持走“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路子。总面积为10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0.6%,其中水稻面积15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大豆面积40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玉米面积35万亩,比上年减少2.6万亩,小麦面积10万亩,比上年减少0.5万亩。在经济作物中,烤烟、甜菜和白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01万亩、5.1万亩和2万亩。在蔬菜生产上,通过实行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棚室面积达到1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万平方米。全县已建成蔬菜专业乡2个,专业村38个,专业户1100个。为实现三年建成蔬菜基地县奠定了良好基础。
    产业化进程加快   完善了以制酒、复烤、浸油、畜禽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培植了以水稻、玉米、大豆、烤烟、甜菜、蔬菜、养鸡、养鱼为重点的十大基地。全县共建成各类专业村68个,专业户4000多户;建成烤烟千亩村17个,玉米大双覆千亩方18个,水稻万亩区5个。
    畜牧业
    以黄牛改良为重点,加大肉牛栓系育肥、生猪直线育肥、肉蛋鸡高产等技术的推广力度,累计完成黄牛改良5455头,占计划的102.6%。共建成畜牧小区12个,各类养殖专业村52个,专业户发展到1624户。全县黄牛存栏38,800头,比上年增长8.4%;生猪存栏156,000头,比上年增长5.7%;山绵羊存栏53,000只,比上年增长9.8%;家禽存栏115.5万只,比上年增长6.5%。 (集贤县政府办公室 白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