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
县委书记:李景华 1949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1996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徐秀声
县 长:刘建平
1948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5年参加工作,1996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于淑范(女) 李洪志 韩 义 徐飞鹏 杨树义
县政协主席:孙玉珍(女)
【概况】
全县社会总产值实现217,764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9,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农业 总产值实现67,6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养殖业产值实现21,413万元,比上年增长4.4%。乡镇企业实现产值38,834万元,比上年增长44%。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实现3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21,736万元,比上年增长35.6%。
财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8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总收入达到970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495万元,比上年增长30.8%。
社会 科技工作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累计投资6980万元,新建、改造、维修校舍8.6万平方米,县城三中、四中、四小学的教学楼,一中科技楼和职教中心大楼相继落成,县财政以贴息贷款方式为县城中小学装配了8个微机室、3个语音室;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大屏幕B超、血液自动分析仪和CT诊断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已投入临床应用,全县没有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并消灭了小儿麻痹症,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爱国卫生工作评为全市先进;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三结合”工作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广播电视、交通、电力、邮电事业有很大发展。县城有线电视入户总数已达到8000户,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农村多路微波,使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县;绥肇路28公里白色路面铺筑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县城停车场投入使用;改造低压线路150公里,高压线路30公里;完成了市话增容1万门的任务,铺设了通往各乡镇的地下光缆,开通了各乡镇的程控电话,开办了数字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业务;城乡的绿化、美化及环境保护工作达到了省、市要求,被评为全省“创十佳”先进县。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以破产重组为重点,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推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县工企、农企、财企、乡企等各类企业中全面展开,243户应改制的企业中,除32户租赁委托经营合同未到期的企业和13户自然解体的企业外,破产53户,卸掉不良债务5.3亿元,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4户,改造为股份制的87户,兼并4户,出售49户。4月,大庆在本县召开了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
【培育地方经济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旱作农业。不断强化工程、耕作、栽培、生态四项措施。全县中深机电井保有量达到了1918眼,安装管输工程425处、喷灌工程4处。9月,全省生态暨旱作农业现场会在本县召开,获全省“黑龙杯”竞赛金杯奖、科教兴农机械工程竞赛一等奖、保护耕地先进县、耕地培肥标兵县和全省农业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大力加强商品猪基地建设。以粮食企业、县社系统、农村乡镇、养殖大户四个系列为重点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全年出栏商品猪9.2万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玉米、亚麻、烤烟、甜菜、大豆、奶牛、生猪、大鹅八大主导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专业合作社47个,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8,891户,私营企业发展到567户,分别比上年增加3005户和128户,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原来的62.3:18.3:19.4调整到45.2:15.5:39.3。
【招商引资】 以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名义发出了《致肇州籍同乡的一封信》寄往国内外。先后与国内外90余家企业、科研单位、公司及金融组织进行了联系和洽谈。达成26个意向性协议,到位资金3150万元。杏山乡旺盛村与德国罗曼公司在中国总代理香港港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办的中外合资大庆盛达畜禽养殖加工项目由省计委立项,并通过了可行性论证,预计可引资5500万马克,约合人民币2.86亿元。丰乐焰花厂与玻利维亚冠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资创办大庆冠南焰花有限公司,玻方投资300万元人民币焰花产品,丰乐焰花厂以固定资产投资294万元,年生产焰花1000万元人民币,外销500万元,内销500万元。 (肇州县政府办公室 周宪清 李文学 唐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