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汤原县

  县委书记:田立英(女)
    1954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11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曲德修
    县 长:宋洁峰   1954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5月参加工作,1995年5月任现职。
    副县长:刘国强 苏永平 黄金华 曲之平 景世伟
    县政协主席:王敏堂
    【概况】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05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3亿元,工业利税实现2150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4.12亿元,粮豆薯总产量达到3.5亿公斤;牧业总值实现1.28亿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实现10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7元。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治水为重点,改造低产田10万亩,新增水田4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以“两牛”生产为重点,建成了一处年出栏1500头肉牛集中育肥基地,小康型养殖户达到5000户,水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加快乡镇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建成两个工业小区,不断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现有工业基础,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工业“四闲”人手,积极走与城市工业、大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向名牌产品靠拢、集约经营、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先后启动了酿酒厂、造纸厂、包装彩印厂等10余户企业,盘活资产2000余万元,年新增利税800余万元,安置近千名职工重新上岗。重点抓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关系,增强了企业活力;加强了项目建设和企业挖潜改造,改建、新建、扩建10余个技改项目,增强了工业经济实力。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建居民住宅72万平方米,县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5.4平方米,居全市前列;县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8%,有自来水村发展到41个;完成了县境黑白路面的铺装和维修工程;开通数字程控电话2.7万门,普及全县各乡镇,电话村发展到116个,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业务分别实现了全省和全国联网;全县城乡居民有线电视入户达1.2万户,实现了多路微波联网;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普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5%;三级卫生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逐年下降,连续7年完成省市计划生育要求指标。
    【科教兴县结硕果】
    全县始终把科教兴县作为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重要战略来抓,制定了《汤原县科教兴县“九五”规划》,层层落实责任,为科教兴县战略实施提供了保障,使科教兴县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科教兴工方面,开发新产品项目4项,其中已完成1项,累计实现产值120万元,得税50万元。在科教兴农方面,实施了“两高一优”科技示范工程,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产学研、农科教的统筹结合,采取丰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集团承包、科技示范田等形式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在种植业上推广了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2万亩;玉米大双覆10万亩,水稻超稀植11.3万亩,蔬菜保护地栽培160万平方米;在养殖业上推广了牧业5项新技术和驯化养鱼。在科技兴企方面,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突破口,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有12户企业6个项目参加佳木斯市三江旅游节经贸洽谈会,其中参展的木碗产品、塑料中空板、PVC防水卷材获得参展成功,签订了转让协议,总成交额达200余万元,其中木碗产品获佳木斯市科技新产品奖。
    【抓四项财源】
    一是稳固基础财源。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稳农富民。二是壮大主体财源。抓住工业这一保证财政增收的主体,有重点地扶持台柱企业和利税大户,使其壮大规模,增产增效,促进工业税收的快速增长。三是培育后续财源。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狠抓特色财源。发挥全县的自然优势和基础优势,抓好烤烟生产、大鹅养殖加工、木材加工等项目,增加财政税收。
    【东风山金矿】   始建于1989年,年产黄金4000两,年创利润300余万元,是县的台柱企业。为了使企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为汤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510万元,对金矿进行挖潜改造,实施深部开拓。开拓后的东风山金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日选矿石100吨提高到150吨,年产黄金5500两,年创利润400万元。 (汤原县政府办公室 宋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