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
县委书记:张世玉 1955年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1997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张双进
县 长:侯志林
1948年10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1996年2月任现职。
副县长:刘宏兴 葛廷贵 张守忠 王佳春 李俊生
县政协主席:李贵阳(女)
【概况】 1997年,勃利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3.01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7%、31.5%和33.8%。财政收入完成7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2,116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48,495万元,比上年增长7.7%;农业增加值实现28,515万元,比上年增长6.6%。粮豆薯总产量达到37719.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1%。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2,202万元,比上年增长28.9%。水产养殖水面达1066.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746吨,比上年增长10.7%。全县造林面积完成5708公顷,为计划的103.5%;成活率在90%以上。植树造林工作获全省绿化先进县称号;农田水利建设连续5年获省“黑龙杯”竞赛金杯奖;农业机械化工作获省先进县称号;耕地培肥工作获省标兵县称号。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6,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实现24,611万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预算内工业实现产值23,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销售收入33,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实现销售税金1746万元,比上年增长56.2%。煤炭工业生产原煤144.96万吨,实现总产值8616万元。全年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527万元,完成了钢铁厂“铁水直接炼钢”、制酒厂灌装生产线、印刷厂扑克生产线等9项技术改造项目。年产500万吨木糖厂改建项目全面完工,并投人生产运营,盘活原味精厂闲置资产519万元。毛巾厂破产后重新启动生产,盘活存量资产585万元。完成旋耕灭茬机等19个项目开发工作,新增产值2238.55万元,新增利税618.4万元。乡镇企业(按新统计口径)总产值完成44,249万元,营业收入完成44,556万元,利润完成1991万元,税金完成1044万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201户,私营企业达57家,从业人员共32,517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实现产值6036万元,上缴税金1177.3万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为2.2%,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7.7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9.5平方米,砖瓦化率达37%。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84.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5.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91,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以加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采取财政投入与多渠道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共投资800万元,建成水泥路6条,全长1604.3延米,总面积11,200平方米;拓宽改造柏油路1条,全长1482.4延米,总面积25,563平方米;铺设地下排水管线9条,全长4928延米。新增供热面积9万平方米。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素质教育初见成效。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2%、98.1%和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分别达到96.9%、97.8%和82.7%。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率为9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地方道路建设取得新成果,打通了勃利至刁翎公路,实现了与周边市县公路全面贯通。地方道路建设被省评为A级公路建设先进县。邮电通信网络进一步扩大,一直保持全省县级领先水平。科技、文化、体育等其他各项事业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中鲜渠首枢纽工程竣工】 该工程为省级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被列为1996—1997年省级重点工程,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于1997年10月完工。整个工程由拦河闸、左岸灌区进水闸、灌溉引渠、交通桥等部分组成。该工程位于倭肯河上游,桃山水库下游。主体工程总量为12.05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1.14万立方米,石方5695立方米,混凝土方3405立方米。该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中鲜、长兴两个灌区的引水条件,灌溉面积增加到5万亩。直接有6个乡镇25个村屯受益。 (勃利县政府办公室 刘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