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
市委书记:郭晓华 1952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曹永顺
市 长:王立伟 1955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董作民 迟庆健(女) 高 义 满玉海 董洪宪 郭晓东 桑庆文 宫双福 李侃敏
市政协主席:李宝忠
【概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29,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收入实现9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城镇职工人均货币收入达到6867元,比上年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2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2.5平方米。
工业
工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4%;产品销售收入实现5356万元,比上年增长51.6%;投资4268万元,新上项目33个,实现产值55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利用闲置厂房7095平方米,盘活存量资产749万元,安置就业698人。初步形成了以生产服装、鞋帽、木制品、儿童玩具等产品为主的加工业群体。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2583万元,比上年增长4.6%;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7,161万元,比上年增长31.9%;粮豆薯总产量3869吨;猪、羊、大牲畜存栏分别达到7010头、3200只、5890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8.3%、15.8%。投资4170万元兴建了两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肉联厂顺利通过中俄两国主管部门的验收,果蔬外销储批市场投入运营。
对外经贸合作 进出口贸易额实现54,3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省边境贸易总额的58%,实现了进出口首次持平的历史性突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完成20项,合同总额358.3万美元。口岸过货146.7万吨,比上年增长44.1%;过客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两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文教
全年实施星火计划项目4项,推广新技术13项。投资510万元完成第二小学扩建工程和第四小学的前期基础工程。高考升学率继续名列牡丹江市第一位,本市考生夺取全省理科状元,高考万人升学比例达到万分之二十二,位居全省首位。投资60万元兴建博物馆。城乡有线电视覆盖面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计划生育率达到9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8‰。
【城市建设】 绥芬河市提出“在品位和特色上下功夫,创造精品工程”的城市建设新思路,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注意塑造城市形象,着重提高城市品位,把涉及城市建设的四项工程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大事来抓,加大投入狠抓落实。人工湖改造工程是城市建设走向高品位的标志。已形成湖心花岛、湖岸护坡、园路等环境优美的景观,湖区成为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的主要场所。以三合林开发为代表的连片开发区使老区改造走上了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道路。小区物业管理和居民小区硬覆盖的推进,使文明楼院和文明小区建设登上新台阶。筹资1.24亿元启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工19处,开工面积14.7万平方米;新上了金家沟水库工程、北海公园改造工程。投资108万元完成了饮用水净化工艺改造项目。投资385万元的青云路和大直路的改造使全市道路基本形成网络,有色路面铺装率达82%。
【旅游业及个体私营经济】
全年接待进出境旅游者达到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旅游企业直接创汇968.8万元,实现利税18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12.1%,各项指标居于全省首位。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8050户,比上年增长755户;个体私营税收实现1551万元,比上年增长31.8%;个体私营加工业产值超百万元的大户达到21户,个体私营加工业产值实现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55%。
【改革开放】 全市国有工商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90%的工商贸企业转为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全市4200余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机关、企业单位全面推行。陆海联运大通道的效能得到初步发挥,出口煤炭32万吨。接待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实业界、新闻界访问、交流、洽谈团组30多个,200余人次。合同引资约1.8亿元,到位资金8864.5万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529.9万美元,到位外资233.8万美元。 (绥芬河市政府办公室 程济平 宋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