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海伦市

  市委书记:王兴彪   1957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0 年6月参加工作,1996年12月任现职。
    市人大主任:王凤仁
    市 长:王 和   1954年4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9 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任现职。
    副市长:张亚斌 赵 雷 常 刚 刘 斌 王国成 洪金库 李庆 仁 宫伏山
    市政协主席:高庆文
    【概况】
    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1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 11.4%。
    农业
    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开发,狠抓科技园区、综合开发,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农业总产值实现14.5亿 元(可比价);粮食总产实现13.3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0元 。畜牧业通过采取“母体工程”、推广“双节”技术和规范饲养,提高了 生产经营水平。全年出栏生猪42万头,肉牛13万头,“两羊”8万只,家 禽383万只,牧业产值实现4.5亿元(可比价)。乡镇企业主体阵容不断壮 大,形成了粮食加工、建材生产、塑料制品、商饮服务等10大行业,产值 超百万元的骨干企业已达48户。
    工业
    积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组建了农机、畜禽、海糖集团。制定扶 优扶强等措施,增强了糖厂、塑料厂、肉联厂等龙头企业牵动力。全市市 办工业总产值实现46,884万元,地方国有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9,001万 元,实现税金2532万元。市办工业完成技改资金7700万元,实施技改项 目27项。
    财贸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畜禽等农业品和地工产品销售市场得以 拓展。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外贸出口商 品供货额实现1.4亿元,比上年增长53.8%。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积极 培植高效创税型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保证了财政收支平 衡。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51亿元,比上年增长5.1%;财政支出完成 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3%。
    社会事业   进一步落实了科技兴市战略,推广和应用玉米大双覆、 水稻大中棚钵体育苗、大豆大垄密植等20余项先进技术。民营科技企业发 展50家。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九”工作有10个乡镇 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全市投资1786万元,改建扩建校舍30处,维修校舍 74处。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性体育和竞技 体育更加活跃。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 工作全面推行孕前型管理,计划生育率达到89.6%。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投资566万元,修筑白色路面1763平方米,铺设地下排水管线8527延长米 。
    农村科技示范园区   从探索科技武装农业的实现形式、解决干部和 科技人员在指导农业生产中断层问题的需要出发,加快了集先进性、示范 性和适用性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乡村建立园区338处,面积 6.8万亩,试验示范项目达到128项,起到了树样板、立标杆的模范带头作 用。全年在园区召开现场会、研讨会、成果展览会85次,参观学习的农民 达到12万人次,使科技园区成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基地和培训 基地。
    盘活资产存量
    建立了指挥、服务、考核体系,加大盘活力度。从“横联”抓起,以 优势借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从“挖潜”抓起,使足劲开满 车,通过达产达效盘活存量资产;从“重组”抓起,扬其长补其短,通过 组建集团盘活存量资产;从“开发”抓起,上系列搞延伸,使存量资产高 效运作。对城乡工业1.6亿元中的1.04亿元闲置资产采取综合性的盘活措 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使化工总厂、康泰制药厂、海丰酿酒厂等企业的大 量资产开始运营。
    【海伦师范教学模式改革】   海伦师范学校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 首先以《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为依据,注重从校情、农村需要 出发,改革课程体系,科学地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 践“四大板块”有机结合的教学格局。为突出农师特色,他们不断更新教 学内容,力求突出乡土性、师范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如必修课注重抓好劳 技教育,教材内容增加农业、农作物方面知识比重,同时吸收补充最新科 研成果;选修课突出抓好教学的延伸,培养教师除具有较好的教学本领外 ,还有指导学生参观农村建设的本领,等等。由于海伦师范学校把提高学 生素质视为培养合格农村小学教师的关键,积极探索农村师范教学模式改 革,所以使学校教学质量跻身于全省中师学校前列。 (海伦市政府办公 室 高明阳 关晓光 赵 福 李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