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青冈县

  县委书记:吴绍鹏   1944年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1962年参 加工作,1994年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高云友
    县 长:朱 胤
    1954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94年任现职 。
    副县长:李德顺 王国栋 张宝钧 宋子学 侯显志 于莎燕(挂职 ) 吴洪凯 (挂职)
    县政协主席:司广才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县级财政收 入实现7480万元,比上年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比上 年增加119元。
    农业   农业经济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打产业王牌、走特色之路, 紧紧围绕高效农业做文章,已初步形成五大优势产业。一是养殖业以迪卡 猪为主抓项目,品种优化,总量增大。畜牧业产值实现4.2亿元,比上年 增长13%。二是瓜菜种植以油豆角为主要品种,面积比上年增加2.9万亩 ,实现产值1.5亿元,菜农总收入达1亿元,其中,仅油豆角一项,种植面 积就达3万亩,产值实现3600万元,户均增收60元。三是芸豆市场辐射力 增强,清、间、混、套种面积15万亩,商品量实现4000吨,总收入达740 万元。四是玉米等种子繁育范围扩大,达8个品种,商品量730万公斤。五 是烤烟生产态势良好,创税近300万元。在这五大产业的带动下,1997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9.4亿元,其中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50%以上。
    工业   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坚持 走好“依托农业办工业,围绕产业上项目,办好工业带各业”的路子,抓 大放小,改老上新,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了力度。一是在高效益的特色产 业上加大了力度。对甜菜、亚麻、葵花、油豆角等经济作物进行系列深加 工,达到效益最大化。二是在高税收的龙头骨干企业包扶上加大了力度。 对全县10户骨干企业实施县领导及有实力部门包扶制度,精心培育,重点 扶持。三是在名优特产品开发上加大了力度。对昌盛绿色食品厂的小米、 钾肥厂的钾肥、农机修造厂的白瓜脱粒机等特色工业产品进行重点深度开 发。四是对有前途的技改项目加大了技改力度,对钾肥二期工程、汽车过 滤生产线、酱菜厂和啤酒厂进行改建扩建。1997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 实现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
    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
    全县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分别发展到13,596户和124户,上缴税 金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建筑开发、交通运输及商饮服务等第三产 业发展势头强劲。
    科教文卫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大,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5%。教 育“普九”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并通过省级“普九”县验收。小学适龄 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初中这“两率”分别达到95 %和97%以上。90%以上的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有480人考入高等院校 ,取得高考历史上最好成绩。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均达到上级要求。 有90%的村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卫生方 面,投资300多万元,购进大小医疗设备30多台(套)。送戏下乡被省政 府评为先进集体。体育馆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体育人口达到全县人口 的38%。
    城建通讯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00多万元。修建白色路面4.5公里,完成了 哈黑路镇南段工程的拓宽工程,安装地下排水管线1.3公里,供水管线1.2 公里,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9%。建综合楼5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 率达到24.6%,人均住房15.76平方米,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有 线电视全面启动入户率已达8000户,城乡电话入户10,100户,入户率达 9.9%。
    招商引资   全年共引进和联营项目27个,引进资金1.16亿元,其 中,从国家、省、地争取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与金都、远大、德利 西、金玉等较大公司达成联营联合协议。
    【养好一池鱼 发展庭院经济】
    在发展庭院经济的过程中,青冈县把养鱼作重点和突破口来抓,取得 了明显效益。一是建立组织,强化领导;二是出台政策,创造条件;三是 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四是抓好培训,科技支撑。全县养殖户已发展到 360多户,养殖水面达1.7万多平方米,投放鱼苗40万尾。 (青冈县政 府办公室 郑亚明 毕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