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县
县委书记:岳 君
1952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3 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叶万春
县 长:徐守乐 1955年7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12 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杨胜利 刘治国 关金芳(女) 李常胜 臧士富 冯 军
县政协主席:侯桂莲(女)
【概况】 199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730万元,按可比价 计算,比上年增长16.7%,为年计划的109.8%,其中县地方实现13, 593万元,比上年增长29.6%,为年计划的109.8%。工农业总产值28, 043万元,比上年增长30.6%,为年计划的132.5%。
1997年全县耕地实播31.7万亩,增长16.1%,超额完成年计划;粮 食单产159公斤,增长32.9%,为年计划的106%;总产4830.6万公斤, 增长55.1%,为年计划的125.4%,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实现农业总产值7132万元,增长29.7%,为年计划的123%;农民人均纯 收入2082元,增长22.4%,为年计划的109%。县地方共投入资金489万 元,大型农机具74台(套),开荒6.1万亩,为年计划的122%,已纳入 省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和粮食自给工程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秋翻地 16.9万亩,秋整地5.2万亩,落实样板田3700亩,推广了11项农业实用技 术。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全年订购粮任务,并补足了1996年度尾欠的订购 粮。畜牧业经济继续发展,畜禽饲养量和出栏率、商品率增加。
通过深化改革,狠抓企业管理,努力拓展市场和营销渠道,地方工业 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在总体上好于上年。县地方实现工业总产值14, 382万元,增长119.8%,为年计划的197.8%。百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地方 工业企业创产值953万元,销售收入2862万元,增长4.1%,销售利润658 万元,增长15.4%。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58,327吨,增长4.8%,为 年计划的83.3%;发电量2632万度,增长13.1%,为年计划的83.3%; 全县生产黄金56,622两,增长196.7%。团结水电站工程原定缺口资金 6800万元已全部到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县电厂与林电联网后移交地区 ,供电好于往年,效益上升。
乡镇企业有所发展,非国有经济不断壮大。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产值 7920万元、销售收入9300万元、税金300万元、利润780万元,均比上年 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增幅较大。由于市场的拉力和乡企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批依托资源优势的小型乡镇企业群体正在兴起,围绕林木、粮食、矿产 的开发及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1997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营业额6432万 元,增长9%;业户达2030户,增长5.2%;从业人员2885人,增长5.1% 。1997年县本级财政收入实现1580万元,增长28.1%;本级财政支出 2932万元,增长5.4%。收入增幅高于支出。
【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进步】
坚持实施科教兴县的战略,通过农业“丰收计划”、科技之冬和各条 战线的科技培训,科技因素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继续保持 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两基”工作达到国家验收要求。全县教育水平在 全区继续处于领先地位。邮电通信发展迅速,1997年开通了1个镇的移动 通信机站和3个乡的无线寻呼台,部分实现了光缆程控通信,全县市话装 机已达5500台。交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更新桥涵,整修路面,好路率提 高,公路畅通。医药卫生工作得到加强,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和计划免疫 富有成效,农村合作医疗部分恢复,三级卫生医疗保健网逐步形成,人们 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 均控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鄂伦春族转产工作 初见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997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39亿 元,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7元,增长9.9%;农民人 均纯收入2082元,增长22.4%。物价涨幅回落,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为3.5 %,涨幅比上年回落了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为5.3%,涨幅回 落8.4个百分点。
【沿江村党支部带富一方人】 沿江村靠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使全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1995年,140户的小村,耕地达到6000亩。 近两年,全村43台(套)大型机械均投入开垦荒地作业,到1997年底,全 村耕地又增加6500亩,人均收入达3400多元,成为全区最富村之一。从 1995年到1997年底,村里和农户投资上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 。全村砖房达到90%左右。这个村的党支部被推荐为全国五好党支部。 (呼玛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