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主要抓了制止奢侈浪费、民主生活会、狠刹公车私用、强化党内监督四项。制止奢侈浪费问题重点抓了三项。(1)清理通信工具。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清理出用公款购置的移动电话31 707部,按规定保留14 536部,纠正处理17 171部,收回资金1 773.7万元。(2)严格控制会议。全省党政机关共压缩和取消会议2 058个,比上年同期节约会议经费1 172.5万元。(3)制止用公款吃喝玩乐。全省有3 632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招待费财务单独列项,查处用公款吃喝玩乐案件126件,招待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2 099.7万元,其中党政机关减少1 446.6万元。另外还制止新建项目82个,节约经费1.1亿元。压缩或取消庆典活动422次,节约经费2 085.4万元。压缩或取消检查、评比活动804次,节约经费496.7万元。清理违反规定配备、更换小汽车322台,已纠正282台。压缩和制止巧立名目用公款出国(境)团组85批319人,节约经费1 513.8万元。与省委组织部协商,制发了《关于加强对1998年上半年县以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的意见》。狠刹公车私用歪风。从7月中旬开始,省纪委会同哈尔滨市纪委、交警、新闻单位等有关部门对公车接送孩子和接亲的不正之风进行专项治理。10月29日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黑龙江省公车私用处罚办法》。全省共查处结婚大操大办、接送孩子上学违纪公车3134台次,收缴罚款50万元,对部分情节严重的立案查处,追究了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对1219个基层领导班子、643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考廉,发现不廉洁问题3570件,全部进行了纠正和整改,收缴违纪资金76万元,对3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立案查处。2.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立案7295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7854人,县以上纪检监察机关自办案件3278件,查办大要案1565件,查处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案件445件,查办经济类案件3692件,查办失职渎职案件1583件。在中央纪委和省委的支持下,哈尔滨国贸城、省石油公司、哈克森企业集团、东京城林业局和省教委自考办等五起大要案,除国贸城案件外,其余四起已经结案。3.纠正不正之风工作。(1)减轻企业负担。全省共清理出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摊派1084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1.18亿元。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登记卡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全省已有64个县(市)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95.5%的县(市)实行了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县以上纪检监察机关挂牌保护企业已达2275户。(2)减轻农民负担。全省已有66个县(市)实行了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62个县(市)实行了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45个县(市)实行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全省共清理取消涉农不合理负担259项,查处涉农负担违纪案件322件,减轻农民负担8069.4万元。(3)清理预算外资金和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省财政、物价等部门对公检法和工商部门现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清理和审核,公布了四个部门的收费和罚款目录。全省公检法和工商部门共取消违反规定设立的账户684个,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548项,查出违纪资金6396万元(含小金库1428万元),立案28起,涉及36人。(4)治理公路“三乱”。由重点路段死看死守向全方位监控延伸,从路上治理向路上路下综合治理延伸。全省共查处非法设立站卡问题12个,查处公路“三乱”案件66件,受党政纪处分的17人。(5)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全省共清理出中小学不合理收费368.99万元,已清退300.36万元。择校生比上年同期减少517人,收费额减少113.9万元,减轻中小学生负担301.81万元。4.执法监察工作。全省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2951.32万元,纠正退还违法违纪金额4104.93万元,避免经济损失5196.1万元。1998年在特大洪灾发生后,为确保救灾款物合理使用,下发了4个文件,成立了专门监督检查组织。全省发现问题75个,已解决70个,纠正款物核款金额25.12万元,立案6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7人。全省共有1 648个单位开展了效能监察,立项1107项,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04亿元,创造经济效益3359万元。立案187件,处分85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参与35起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已结案30起,给予137入党政纪处分,其中厅级干部6名。5.廉政宣传。采取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党纪条规讲座、行政监察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干部进行教育。在全省开展了首届“十佳廉内助”评选活动。落实中央关于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决策,全省政法机关及所属单位清理出所办企业1455户,已撤销555户,移交129户,解除挂靠关系554户,保留217户。全省推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推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试行会计委派制,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对在源头上治理腐败起到了作用。(樊玉本 张 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