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8年,全省物价工作面对诸多以往从未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取得较好的成绩。1.价格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市场物价保持较低水平。调整了公路建设客运附加费标准和铁路货运、电力、自来水、公交、医疗、液化气等一大批价格,全省调价金额达16.3亿多元。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适当拉开粮食品种和品质差价,起到了引导农业种植结构的作用。降低化肥价格,为农民减轻负担3.8亿元。对名优药品实行价格倾斜政策,为医药行业增加利税1.3亿多元。在有效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市场物价保持低位运行的态势。全省社会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巩固了国民经济“软着陆”的成果。2.清费治乱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发展的外部价格环境进一步改善。共取消收费项目663项,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13.78亿元。实行清费治乱与收费年度审验相结合,审验收费单位40 709个,变更、注销和吊扣许可证3 500多个。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外资企业收费、口岸收费、集贸市场收费、街道办事处收费的专项整顿,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房地产价格调控,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为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全省1万户企业推行企业负担登记卡制度,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重点开展铁路、邮电、粮食、税务、工商、农村用电等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开展已取消收费项目的跟踪检查,有效地制止了垄断性涨价、强制性乱收费,进一步净化了市场价格环境。全年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0 503件,实施经济制裁总金额5 970.25万元,退还企业和群众1 781.77万元。3.稳定灾区市场物价,保证全省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各灾区物价部门一方面积极参加抗洪抢险,一方面全力以赴平抑市场物价。省物价局先后三次下发通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肇源、林甸、杜蒙等市县按照省里的精神,相继对吃、穿、用、药、烧商品和抗洪救灾物资实施临时干预措施。抗洪期间,全省共组织检查8 700多个单位,严肃查处了趁洪灾之机发国难财的1 600多个单位和个体工商户。4.“价格民心工程”向纵深发展。全省普遍加大了对价格公示制的推进力度,建立各类价格明白榜6 695块,发放各类价格明白本、明白卡10万多份,把政策交给企业、交给群众。绥化地区望奎、海伦等地还把推进公示制同指导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在公布种子价格的同时,公布种子适种积温带和当地适宜种植品种,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药品价格、医疗收费、中小学收费、房地产和物业管理开展专项检查。5.依法治价。针对市场运行中过度价格竞争行为,开展制止低价倾销的调查和检查。制定并实施《定价听证会制度》,在自来水、液化气、物业管理收费等具体调价过程中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提高了政府定价的科学性。6.加强物价基础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加强。全省征收价格调节基金8 300多万元,并投放市场1 800万元平抑节日和灾区市场物价,投放市场2 600万元扶持建设一大批蔬菜、生猪、禽蛋基地。价格评估工作已经发展到涉案物品、贷款抵押物、房地产、机动车交易、涉税物品、保险理赔以及破产企业资产评估和以资还贷评估等多个行业,全省评估标的额达17.2亿元,拓宽了物价部门为企业改制和市场经济服务的领域。紧紧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建设农业强省,积极开展主要农产品产加销全过程调查和成本收益预测分析,提高成本调查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开展价格鉴证服务,全省先后帮助450多个规格品种的药品和其他产品打入省外市场。(宋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