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8年,全省乡及乡以上建材工业总产值完成现价92.8亿元,同比增长7.4%;系统内工业增加值完成6.93亿元,同比增长10.7%;系统内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0.8%,同比稍有增长;系统内预算国有企业完成利税8380万元,是上年的18倍;系统内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295亿元,同比减亏5 590万元,亏损面减少到26.4%;主要产品水泥完成742万吨,同比增长6.5%,创历史最高水平。与全国同行业比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产值本省排位均大幅度上升,分别为第7位、第9位、第7位。全系统以水泥和玻璃行业为突破口,系统内预算内盈利50万元以上的其企业有18户,同比增加8户。其中盈利100万~150万元的3户,300万~500万元的2户,700万~1 000万元以上的2户。亏损企业七台河市水泥厂、双鸭山市水泥厂、讷河市水泥厂、桦南水泥厂、哈尔滨市第二水泥厂分别减亏778万元、559万元、172万元、825万元、175万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3年脱困规划的年度目标。水泥工业采取“一疏一堵”、抓大改小的政策,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计划地支持牡丹江水泥集团、哈尔滨天鹅公司、佳木斯水泥集团、浩良河水泥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收回8户小水泥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旋窑企业数及其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省水泥企业数和生产能力的34.4%和67.6%.425#以上水泥占水泥总量的88%左右。3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散装水泥完成23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推散率达32%,连续8年保持全国省际第一名。加大散装水泥设备设施投入力度,省投入专项资金1 100万元。平板玻璃工业以佳木斯佳星浮法玻璃生产线顺利投产为标志,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项双加工程的竣工投产不仅填补了省内生产优质浮法玻璃的空白,而且使本省浮法玻璃生产能力达到237万重量箱,占平板玻璃生产能力的38.23%。墙体材料工业在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又有新的突破,省建材局投资120多万元在重灾区肇源县兴建节能示范村,对37厘米复合墙体跟踪测试结果表明保温效果超过了1.22米粘土实心砖墙体,比37厘米厚粘土实心砖墙体节能50%以上,对寒冷农业地区住宅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到年底,新型墙体材料比重和采用新型墙材建筑比重分别达到17.8%和25%。化工建材等其他新型建材适应市场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大型企业资本进一步扩张,兼并联合活跃。浩良河水泥有限公司与国家中新集团签订兼并协议,浩良河水泥有限公司由此可卸掉4.3亿元的债务负担。这是本省建材工业发展史上最大的一起兼并案。哈尔滨天鹅公司、牡丹江水泥集团、佳木斯水泥集团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在自身壮大的同时,带动一批小企业的发展。黑龙江玻璃厂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减轻负担2 000多万元。小企业改革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建材企业的经济复苏,大兴安岭地区将水泥厂和白桦建材厂租赁经营后,当年就见到成效。科教兴建材工作坚持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不断促进建材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高效节能烘干技术、高效选粉机应用技术、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等继续扩大推广,仅推广17台高效选粉机就增加效益350万元。企业通过利用工业废渣减免税收6 000多万元,哈尔滨水泥厂综合利用粉煤灰10万吨,增加效益800多万元。经过四种窑型的生产试验,燃煤添加剂在水泥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攻关取得成功,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完成了柳毛炭素电极改造和牡丹江水泥集团二分厂3#窑改造等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年引入国内资金总额达9 000多万元人民币,建材自营出口达556万美元。本省首次举办的’98哈尔滨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成交额达4 300万元人民币,合作项目协议金额960万元人民币。大庆建材展览会也获得成功。(韩维力)